大摩股价_大摩油价复苏之路
因疫情一度推迟的俄罗斯全民修宪公投,在7月2日迎来了结果。
据俄罗斯卫星7月2日消息,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完成100%计票结果显示,77.92%选民投票支持修宪,21.26%的人反对。
这意味着,现年67岁的普京,将可在2024年继续参选,且当选后可一直连任到2036年。届时他将达83岁。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至今已担任过四届俄罗斯总统,本届任期将于2024年到期。
综合相关报道来看,普京未来继续参选将是大概率,他或将在4年后迎来自己的第五次总统任期。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数据显示,77.92%选民投票支持宪法修正案。
“总统任期归零”
在普京长达20年的政治生涯中,其民调长期保持高位。在2018年竞选连任总统时,他甚至以76%的选票成功连任。
但是俄罗斯宪法规定,同一人担任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为此,在2008年时,普京曾推举时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并于2012年重回总统之位,绕开了俄罗斯宪法限制总统任期的问题。
梅德韦杰夫在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通过修宪将总统任期年限从4年延长到6年,但其并未在任期内施行。因此,普京在暂别总统之位4年后,开启了长达12年的总统任期。
2017年,普京在宣布参选连任时,曾被问及是否会通过修宪取消对总统连任次数或任期年限的限制,并在任期结束后再次寻求连任。普金当时回答称,“不想到100岁还在当总统。”
但事实上,俄罗斯与普京越来越密不可分。作为普京的强力支持者,同时也是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的俄罗斯议员,捷列什科娃于2020年3月提出“总统任期归零”的修建议。
据《俄罗斯报》6月22日报道,普京相信,宪法修正案将使国家得到巩固。他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访时亦表示,根据他个人经验,“如果不通过修正案,大概两年以后,许多权力机构就无法正常安心工作了,就会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可能的接班人。”他说,“我们需要工作,而不是寻找接班人。”
“很多俄罗斯民众不觉得普京连任有什么问题。即便不喜欢普京,他们也不介意他继续留任。”BBC驻莫斯科记者莎拉·雷恩福德指出,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普京是个强有力的领导,敢于向西方国家叫板,同时也没有其他可选的人,这是很多人的普遍看法。
首要任务:爬出经济低谷
尽管俄罗斯仍可能由普京继续执政至2036年,但是在面临经济衰退以及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俄罗斯未来将如何复苏经济?外交政策是否有所变化?一直在推行的俄罗斯复兴又将如何延续?
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6月份对俄罗斯2020年经济的预测是GDP萎缩6.6%。由此可见,如何刺激经济复苏将成为令俄罗斯总统头疼的问题。
“在内政外交上,(俄罗斯)将会有一个传承性,应该会在现有的框架下进行微调。而如果普京连任成功,首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俄罗斯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外交室副主任李勇慧于7月2日接受时代财经访时表示,俄罗斯下一步还将面临漫长的经济复苏之路。
“俄罗斯要先从经济的低谷中爬出来,一方面寄希望于国际油价能够有所回升,另一方面是从内部变革自身经济结构。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她说。
事实上,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油价在疫情期间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而能源产业几乎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且至今为止,俄罗斯经济对能源产业的依赖性并未产生根本改变。
据俄罗斯国家评级机构估计,在疫情期间,俄罗斯的总损失可能达239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对俄罗斯是严重的冲击。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各国逐步复工复产,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超预期执行减产协议,6月的石油产量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这些利好消息都有利于国际油价上涨,也有助于俄罗斯经济进一步得到修复,尽快爬出低谷。
此外,俄罗斯还将从7月初开始实施经济恢复国家。而该旨在实现商业活动的正常化、提振公民就业和收入,推动俄罗斯经济转型。
据人民网报道,经济恢复国家包含约500项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投资活动、应用数字技术、提高教育水平、快速建设优质住房等,将投入约5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69.4卢布)。
在美国经济减速、日本经济下滑等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形势仍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GDP稳定增长,外需依赖度减弱,市场物价平稳,企业效益明显,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当,国内市场销售比较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院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指标部署基本能得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日益显现,尤其是积极财政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下半年经济走势及全年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持续减慢的因素影响,我国在下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将增多,经济增长的难度也将增大。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减缓, GDP增速可能比上半年继续有所回落,全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经济走势可能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去年下半年增发的 500亿元和今年发行的 1500亿元国债资金的到位,加之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仍将保持在 10.5%左右。
——国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政策的逐步到位,以及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信贷政策的逐步启动,国内消费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可达 10%左右。
——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回落。受外需减弱的影响,下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达 9%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将维持去年的水平。
——农业生产将受影响。农业因受北方干旱、夏粮减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年农业增加值增幅将在 2.5%左右。目前夏粮减产已成定局,预计产量为 2038亿斤,比上年减产近 100亿斤,同比减幅约为 4.6%。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减少,据初步统计,今年夏粮播种面积为 4.24亿亩,比上年减少 2000多万亩,减幅约为 4.5%。
——出口增速将继续回落。由于美日经济下滑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将造成我国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上半年我国接到的出口订单已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比上年减少 50亿美元以上。
——财政支出将面临较大压力。由于受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增幅已出现逐月放缓的情况, 2月份“两税”增长为 42.5%,到 5月份已降为 17.4%。虽然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达到 15650亿元,同比增幅将达到 17%左右,增收 2270亿元,但是,财政增收总额中的不可比客观因素较多。如从今年起将车辆购置由收费改为征税从而增加税收 230亿元,国有企业股减持上缴社会保障基金增加收入 150亿元等等,若扣除这些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达到 14%左右,同比增幅将回落近 3个百分点;同时,中央财政下半年的刚性财政支出将加大。据统计,下半年需在预算之外增加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补助 140亿元,调整职工工资需增加 160亿元,处置陈化粮增加粮食风险基金 30亿元,补助社会保障改革试点地区需支出 20亿元等等,这些都加大了下半年财政支出的压力。
总之,从下半年以及全年的经济走势来看,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轻松。但只要国家及时调整有关政策,进一步取扩大内需的有力措施,将会使外需减弱的部分损失得到一定的弥补。如果世界经济不再继续减速,全年经济增长 7%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总体运行状况较好,经过努力,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也会如期实现。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发展和需求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个方面:
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行为,市场机制的内在推动力不足
从出口、消费和投资三大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即主要靠政策性投资行为的推动,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因素较少。行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充足的国债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着较大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上年同期 15.1个百分点。其中:一是国债技改投资贴息措施的实施使国有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了 26.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4个百分点;二是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继续刺激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 2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8个百分点;三是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长了 11.8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5.2个百分点;同时,西部地区由于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驱动,上半年投资增长了 28.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 10.5和 11个百分点。这些状况一方面说明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增长对政策性投资的依赖过大,社会投资明显不足。上半年城乡集体和个体投资仅增长了 7.5%,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比国有及其他投资低 10.4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策性投资而脱离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旦将来国债投资下降,民间投资却未能及时启动,我国经济增长将后劲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持续增长的态势。
2、外贸进出口呈减速趋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从目前我国的贸易状况看,今年出口增幅下降已成定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减少了 29.5个百分点, 6月份出口继续回落。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出口增势减缓,净出口增加额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已是- 0.22。外贸出口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4点:一是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上半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已全面回落,从国别和地区看,对香港、美国、日本、东盟、欧盟的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34.1、 24.4、 20.6、 43.6和 29.1个百分点。尤其是今年 5月份,对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增长为零。二是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减弱。目前我国外贸出口的综合退税率已达 15%,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空间已经不大,加之国家退税额度不足和退税进度迟缓等问题,导致出口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出口企业已出现有订单、无资金、出口业务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今年 5月份,全国所办理的出口退税额同比下降了 14.4%,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 3个退税大省的降幅分别达到 81.2%、 94.4%和 100%,严重影响了企业出口积极性。三是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办法不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不明朗,对加工贸易出口影响较大。 1- 5月份,加工贸易出口仅增长 0.03%。目前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贸易的 54%,我国外汇结售汇增量的 90%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而外商投资企业 80%是搞加工贸易的。四是我国的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传统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因素是东南亚、日、韩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汇率大幅贬值,今年 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贬值幅度大多在 15- 30%,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长,而且将成为今后我国出口增长的一大“瓶颈”。
3、通货紧缩的状况没有大的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内需增长虽比较平稳,但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由政策调价和国家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所致,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性作用不明显。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仍供过于求,价格继续走低。 1- 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1.1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购进价格的增幅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 2.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社会总供给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预计短期内我国工业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增幅难以止降回升,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从上半年国内市场消费的走势来看,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主要也是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如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资的增加拉动了消费的较大增长;费改税在农村试点的扩大缓解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幅的下滑;住房、汽车和教育等个人消费信贷的持续增加带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今年 1- 4月份,个人中长期同比多增了 536亿元,占金融机构中长期新增额比重的 49.4%。由于这些政策性因素的主导,才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增长,国内消费品市场需求的市场驱动力仍然不足。若排除政策性不可比因素,消费价格总水平则是负增长。 1- 5月份,商品零售价格下降 0.6%,食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务、交通、通讯等价格仍在继续下降。尤其是空调、移动电话等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下降更为明显。这种趋向预示,社会消费品市场需求仍存在着后劲不足的危机。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是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虽然增长 5.3%,但增速比上年同期还是有所回落。二是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没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表现在:( 1)城镇就业压力增大,结构调整使下岗职工人数继续增加。上半年在岗职工同比减少 506.2万人,下岗职工人数继续增加。( 2)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起的不确定因素使居民的安全感下降,造成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 3)由于城镇居民买房和教育等方面开支的加大,使大多数城镇居民消费潜力空间缩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下降。今年 3- 5月,城乡居民储蓄的同比增长速度已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从 1.5%下降为 0.7%再下降为 0.0%。三是农民增收困难。由于国家对农村市场开拓不够,使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已连续 5年下降,降幅累计达 25.7%,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纯收入连续 3年降低,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 5年下降。今年的夏粮减产更进一步加重了农民增收的困难。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扩大。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速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政策措施
世界经济减速,尤其是美国经济趋缓、日本经济下滑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是国际资本目前正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上半年,外国对华投资以及港台地区对内地投资已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外资和港澳台实际投资额增幅为 20.5%。 1- 5月份,日本投资增幅为 40.3%,高于全国同期增幅 22.41个百分点;台湾增幅为 27.32%,高于全国同期增幅 9.34个百分点;香港增幅为 11.1%。另一方面我国市场需求空间大、机会多。 1993年以来,我国物价从负增长到正增长一直很稳定,形势发展势头较好,近年内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扩大需求的机遇,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1、进一步扩大内需,重点扩大消费。首先应加快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大消费信贷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培育汽车、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其次应加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尤其是加大国家二次分配的调控力度。通过税收调整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加快增加下岗职工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第三应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专项国债,实行社会保障资金国家统筹,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倾斜,以使国家有限的社会保障资金产生最大的消费增长效用。
2、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调整投资结构。国家在投资中应坚持总量控制,坚决遏制重复建设,扩大国债刺激需求的作用,增加国债贴息的使用范围;同时应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财政资金(国债)的投入使用方向,使投资重点向 8个方面转移:即从基础设施向产业升级转移;从扩大投资向扩大消费转移;从投资城市向投资农村转移;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向提高农民收入转移;从减轻工业负担向减轻农业负担转移;从支持国有大企业向扶持中小企业转移;从直接投入向培育市场机制转移;从短期投资效应向长期投资效应转移。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按 WTO的准则扩大市场准入,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尽快开创创业版市场;同时大力启动社会投资,加大社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出台实施鼓励社会投资的税收政策,对投入到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和产品的社会投资资金,应给予全免或减免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4、加大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促进出口快速增长。应进一步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取有力的短期措施刺激出口的增长,尤其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大宗商品的出口应实行特殊的出口鼓励政策,不仅要加大出口退税的额度、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同时应加大对出口信贷的支持。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农村消费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因此,取有力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是稳定农村收入的当务之急和权宜之计。从国外经验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或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政策;而我国目前对农产品价格缺乏保护,加之农民税费负担过多过重,导致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国家在适当时机取消农业税,给农民休养生息的喘息机会,或者将全部农业税的收入设立农副产品的价格保护基金,以确保农副产品收购保护价的实施,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应大力扶持农村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的相关产业,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农民打工的收入。因此,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未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出路。
6、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制约了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利率浮动幅度,调动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的正常需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