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欧佩克的策略变了吗

3.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产,恐怕挡不住跌势

欧佩克的油价多少_欧佩克希望油价高还是低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A-Xa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采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政府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太早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只不过由欧佩克主导世界油价明显力不从心,而美国近些年在能源领域希望占据主导地位的心思越来越明显,也一直给欧佩克多方压力,但是现在美国还不能直接拿下油市的主导权。

美国与欧佩克的较量

美国一直想要在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心思,可以说是众人皆知,而欧佩克作为石油输出国,在这之前一直都是欧佩克掌握着石油的输出定价,可是近些年来欧佩克明显力不从心。美国为了占据领导位置一直在大量的增加石油的产量,而欧佩克为了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又一直通过减产来支撑油价,希望油价可以上涨,可是由于近年来石油需求前景淡薄,而美国一直又在增加石油的产量,导致欧佩克想要重新使油价回到很高的地位十分困难。

即使是如今欧佩克还是想通过减产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可是现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都很恶劣,贸易争端也在持续进行,政治局势又越来越复杂,所以欧佩克即使是想通过减产也很难达到他们提高油价的目的。过去10年,美国的石油生产量比过去增加了一倍,直接超越了欧佩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而欧佩克为了压制美国,一直在进行石油减产,但是欧佩克作为石油生产大国还是受到了油价下跌的影响。

欧佩克内部也不稳定

再怎么说中东还是石油资源的第一大区,如果欧佩克内部全部团结一心的一致对外,那可能欧佩克还有胜利的余地,可是现在欧佩克自己内部都有重重问题,比如卡塔尔就一直想要脱离欧佩克,而卡塔尔一旦脱离欧佩克,那么就会给美国有机可乘,美国拉拢了卡塔尔之后,卡塔尔可以凭借美国成为中东老大,直接干掉沙特,而美国也可以趁着卡塔尔直接内部分裂欧佩克成为油市的掌门人。所以现在欧佩克的形势不容乐观,欧佩克要赶紧想出解决政策,面对如今的局势。

欧佩克减产将继续进行

如今的局势欧佩克深陷其中自然比谁都知道,可是他们仍然决定将继续进行石油减产。而欧佩克表示他们进行减产,并不是为了达到美国特朗普成为油市掌门人的目的,而是为了市场平衡。但是尴尬的是,即使欧佩克减产,其实也不会让全球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有美国一直在进行增产而减产给欧佩克带来的经济影响则是巨大的,再加上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使得石油的前景十分惨淡,欧佩克的此种举动可能并不能达到他们平衡石油市场的目的,也不能使他们重新回到石油资源主导地位。

欧佩克的策略变了吗

一、欧佩克的原油成本只有11美元,而且不存在管道之类需要维护的设备,需要买家带着油轮上门自提, 就算按照15美元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都能有钱赚。 综合来看,与萨勒曼暗地里达成的价格交易很可能允许沙特维持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 当原油价格下跌,沙特可以减产,反之,沙特需要增产。 但是这个价格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米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50带8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70 美元,页岩油很可能在盈亏平衡点。如果盈亏平衡,或者赔本,这个时候页岩油产量应该不会增 长,而是会下降。

能源是一桩生意,欧佩克也想赚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加息 狂潮以来,全球

消费收缩,能源需求下降,价格也降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所以要缩量保价 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我们已经身处经济危机当中了,能源出口大国最大的武器就是能源,

不然这些国家会被米国收割的,目前全球货币美元一家独强,其次是能源国经济寒冬最新指标。

二、欧佩克减产原油,所以米国要如

此下作到不择手段牺牲欧洲,全球经济已进入到关键十字路口,美欧病毒大放水就注定了有此一劫,尤其是米国无节制放水,给全球经济埋下祸根,全球通胀源头是放水。

换句话说,本次全球危机源头类似08年,罪魁祸首皆因米国贪婪无度。

无节制放水属于及时行乐,痛苦并没有消失,仅仅是delay了。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

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中东之行米国媒体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会见萨勒曼,没提卡舒吉 记者被害事件,被米国批评不够关注人权,随后称在会谈中提及了此事,到底提没提,不知道。不过沙特同意增

产是真的,但是这个更是被米国媒体揪住不放,因为增产数量为10万桶,塞牙缝都不够。

理论上来讲,沙特应该是给了一部分面子的,然后换取对萨勒曼权利交接的默许。

三、而这个交易很可能不是沙特对外宣称的10万桶,而是双方同意沙特要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双方认为合适的价

格附近。

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俄罗斯原油的成本大概在44美元左右,算上管道维护等成本,大约到了50

美元。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长协价,也就是期货价格打7折左右,这样计算,当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65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原油出口就没有利润了。?

四、页岩油的产量一直在增产,而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后台的,肯定要维持页岩油行业有足够

的利润,那么与沙特的建交易很可能不是70,而是80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到63美元会立刻击穿页岩油的利润空间,这是页岩油行业所不能接受的,就要

求页岩油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必须要维护页岩油行业的利润,否则击穿了页岩油的成

本,页岩油产量下降,等于原油减产。

所以油价在中东之行后快速下降,现在维持在80美元的时候,沙特跳出来减产原油产量,大概

率是双方早就做好的交易,这与米国药丸或者俄罗斯药丸真的没太大关系。

减产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如果减产真的带来油价高升,那么造成的经济萎缩,应

该也只是全球经济寒冬的一片小雪花。经济已经因为别的原因经常出现在某大国的主流媒体上,这个大国的总统似乎有老年痴呆而出了大问题,这点,够干啥,在某个真正是经济杀手的问题上,全球都没有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那么报应是肯定的。

五、从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原油导致了别的国家也很难,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

真的变得暂时不可逆转,那么希望我国能与资源大国搞好关系。以及尽可能的帮助一些小国。

至于发达国家,是不用帮的。一来人家不需要,血厚。就是咱高价转卖一些资源给他们,他们也付

得起。二来如果真的帮,咱也帮不起,人家好日子过惯了,都是大爷。

就目前的情况,要说OPEC这么干是故意恶心米国,我觉得不太可能。

要知道现在化石能源在投资界已经不吃香了,融不到资的新闻天天有,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升级,可

没人再求着他们扩产,所以现在是能赚一些是一些,能不减产就最好不减产。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现在不减产,2023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油价有

可能出现暴跌。

甚至有可能像20年那样爆仓,出现负油价。

油价急速下跌对谁都是不利的,而对于各产油国来说,这就标志着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从OPEC的角度来看,宁愿油价高一些也不要出现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开始减产是有必要的。

而真的要斟酌的就是200万桶这个量是不是太大,我觉得很难说。

考虑到刚刚北溪管道被炸,欧盟与俄罗斯闹翻,欧元区2023年的消费量肯定会出现明显的下

降。

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产,恐怕挡不住跌势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落。由于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全球石油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国际油价大幅下降过程中,各界非常关心欧佩克政策取向。回顾1960年欧佩克成立以来,特别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欧佩克策略变化过程和效果,将有助于更好地判断未来欧佩克策略取向。

石油禁运与欧佩克限产保价策略

欧佩克虽然在1960年就已经成立,但欧佩克真正影响力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才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欧佩克真正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中主导力量,欧佩克也认识到自身具备成为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条件。欧佩克清楚地看到油价大幅上涨是通过产量减少(石油禁运)达到,并且产量减少、价格大幅上涨带来是欧佩克石油收入大幅增长,这不仅提高了欧佩克短期石油收益,而且石油产量减少为欧佩克成员国长远发展留下了更多资源。从长期看,欧佩克认为也是有利,由此欧佩克确立了欧佩克限产保价政策。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上国家石油公司涌现高峰期,而欧佩克成员国国家石油公司纷纷成立是这一高潮中最重要事件。在欧佩克成员国完成了石油工业国有化后,全球石油市场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欧佩克实行石油禁运提高石油价格措施为非欧佩克产油国劣质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了激励;另一方面跨国石油公司被迫从欧佩克成员国中退出后需要寻找新资源接替区域,非欧佩克资源国成为跨国石油公司新投资重点。而石油禁运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加快了非欧佩克石油资源国和跨国石油公司之间合作。欧佩克石油禁运结束后,并没有对产量进行控制,在1974—1979年,欧佩克石油产量基本在3000万桶/日上下波动,但随着非欧佩克国家石油勘探开发投入增长,非欧佩克成员国产量开始增加。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增长造成欧佩克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份额稳步下降,1979年欧佩克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份额已由1973年52.85%回落到47.30%。

由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所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最初既造成了欧佩克石油产量下降,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再次大幅上涨。1980年欧佩克石油总产量由1979年3124万桶/日下降到2725万桶/日,1981年石油产量则下降到2314万桶/日。虽然1980年和1981年欧佩克产量下降主要是伊朗、伊拉克产量大幅下降结果,并不是欧佩克内部协商控制产量结果,但在产量下降造成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后,显然对欧佩克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1973年后持续高油价刺激了非欧佩克产油国纷纷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在许多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生产尚处于发展初期情况下,勘探开发投入增加结果必然是新增产能持续扩大。在非欧佩克产量扩大后,欧佩克选择了限产保价策略,1982年之后欧佩克开始设置成员国产量限额以继续维持相对较高价格,结果造成欧佩克石油总产量自1980年以来连续6年下降,欧佩克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份额也由1979年47.30%下降到1985年29.05%。

石油收入减少与欧佩克市场份额策略提出

在欧佩克限产保价策略下,非欧佩克产油国获得了高油价利益,而全球石油开采成本最低中东地区产能却大量闲置。由于限产保价政策实施,1985年欧佩克石油产量只有1670万桶/日,只相当于欧佩克1979年日产量53.44%。尽管欧佩克在努力限产保价,但由于非欧佩克石油产量较快增长,石油市场价格仍在稳中下降,按当年价格计算,1985年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由1979年29.75美元/桶回落到27.56美元/桶。显然,在这一时期,欧佩克实行限产保价政策结果不仅使其石油产量明显下降,石油价格也出现了下跌,由此造成欧佩克石油收入大量减少。石油收入减少严重制约了欧佩克成员国经济发展。要改变经济发展中面临困难就必须增加石油收入。1985年6月初,在沙特举行了OPEC九国石油部长非正式会议,提出要实施石油政策战略性转变,从牺牲产量维护油价,转变为优先考虑市场份额。1985年夏天由沙特阿拉伯提出市场份额策略直接指向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将其产量至少增加到以前配额所规定水平;第二个目标是遏制在全球能源份额下降并阻止非欧佩克石油份额增长。与第二个目标相联系是迫使非欧佩克国家在与欧佩克合作管理油价方面发挥自己作用。1985年12月9日,欧佩克76届部长级会议宣布:“石油输出国组织将确保和捍卫自己在世界石油市场合理份额,使之与其成员国发展所必需收入相一致。”在确立了市场份额战略后,从1986年开始,欧佩克石油产量及产量所占份额在多年回落之后开始迅速增加,到1992年,欧佩克石油产量已经从1985年1670万桶/日上升到2613万桶/日,欧佩克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份额也从1985年29.05%低点回升到1992年39.72%。

非欧佩克产能增加非对称性与欧佩克市场份额策略持续

在欧佩克确立了优先考虑市场份额策略后,欧佩克行动对世界石油价格和非欧佩克国家石油生产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欧佩克提升市场份额行动在1986年造成了石油价格大幅下降,这虽然打击了一些高成本石油生产者,但总体看,并未造成非欧佩克石油厂商产能退出市场,1986年油价暴跌以及此后一段时期石油价格低迷并未造成高成本非欧佩克石油产量减少。相反,非欧佩克石油产量总体保持稳步增加态势,非欧佩克石油产能对价格机制反应非对称性对欧佩克进一步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非欧佩克石油产能在油价回落和大幅下跌过程中都没有退出市场使欧佩克意识到,通过降价无法收到“驱逐”对手目,但维持高价却会激励非欧佩克劣质石油资源开采。面对非欧佩克产能增加非对称性和潜在进入威胁,为达到欧佩克短期最低目标收入并保证长期利益最大化,欧佩克就必须放弃维持油价策略,而转向并继续执行市场份额优先策略。在保持适当市场份额策略下,意味着如果非欧佩克国家石油公司过量进入,欧佩克并不会减少产量,在此背景下,新进入者过量进入将造成国际油价下降。由于非欧佩克国家石油公司开采成本明显高于欧佩克成员国,这就会抑制非欧佩克国家石油公司劣质资源开采。由于欧佩克具有资源和成本优势,欧佩克从限产保价策略向保持市场份额政策转变增强了欧佩克价格竞争性。自1985年年底欧佩克确立了市场份额优先策略后,欧佩克石油产量份额在1993年再次超过了40%,从1993年到2014年,20多年时间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份额一直略高于40%。由于世界石油需求量稳步上升,欧佩克相对稳定市场份额也意味着欧佩克石油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该说,从1985年欧佩克提出市场份额优先策略以来,这一策略一直得到较好执行,而1993年之后欧佩克产量份额一直略高于40%,意味着该份额应该是欧佩克最乐于接受水平。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回落过程中,各界虽然对欧佩克有许多期待,但从欧佩克成立以来欧佩克策略变化和国际油价波动历史观察,欧佩克仍然继续坚持原有市场份额优先策略与未实行限产保价政策策略并不让人意外。

新阶段欧佩克竞争对手是谁

1985年年底,欧佩克提出市场份额优先策略实际上针对是非欧佩克产油国潜在进入者。但必须看到,2001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上涨,大大影响了石油在能源产品中竞争力,石油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比例持续下降。2013年,石油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为33%,比2001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比198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显然,从更广视角看欧佩克,可以发现,新阶段欧佩克策略不仅要考虑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品竞争力,还需要越来越重视石油在能源产品中竞争力。

买车以后和买车之前最大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对油价的关注度,普通有车一族最关注的就是油价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后期用车成本,所以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将燃油经济性作为购车指标之一,怕的就是“买得起养不起”。

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买车不用太过担心油耗,至少2020年油价跌势将是常态。可能会有短暂的回升,但是从大环境来看,油价会越来越便宜。疫情带来的影响现如今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国内车市2月汽车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与汽车行业息息相关的油价也受到了重创,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急剧下降,过去两个月国际油价一路走跌,达到了近一年多来罕见的低谷。

欧佩克产油国俱乐部周四针对这种现象在维也纳开会,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及其组织中的盟国,根据此前提出的持续到3月底的减产计划,再次基础上还计划推行50-6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计划,有望持续到第二季度。

国际原油价格接连遭到重创,价格暴跌,石油原产国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坐不住是情理之中,而减产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油价下滑速度,用以提振油价。但从大环境来看,减产计划对油价的提升作用有限,首先疫情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依旧遏制了石油需求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的需求量来看,每天为825000桶,这是从2011年至今最低的数字。

而对沙特等产油国来说,石油是最大的经济支柱,为了国家的经济环境,减产不可能长远,所以想要通过减产来刺激油价上涨是不现实的,减产更多意义上只是为了遏制油价暴跌的趋势,维稳下跌的幅度。所以减产计划或许会短暂的刺激油价上调,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至少2020年油价将会呈现下滑的趋势。

当然,现在对每个车主来说,油价涨多还是跌多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把车开出去,疫情时期各行业停工,各地车辆出行管控,车主在家连开车兜风,出门游玩,甚至是上下班通勤的机会都没有了,堵车都成了一种奢侈,平时最烦的堵车,现在来看成了平安的另一种信号,平日最讨厌的排队加油洗车,现在也成了一种“享受”。疫情的影响,对各行各业都有不小的冲击,惟愿早日雨过天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