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油价再上调?开上这些车再也不慌了!

2.上半年国内车市整体疲软,工信部再调双积分政策

3.油价下跌,补贴退坡,你还有什么理由买新能源车?

工信部为什么不管油价_工信部油耗可信吗

我加过最便宜的油是在山东,2.99元/升,一箱油加满了才不到150,爽的飞起。那几年油价高的时候,8.7元/升,在海南、西藏等地是妥妥地破九了。那咱就取最便宜的油价3元,和最贵的油价9元,分别来算一下你的百公里油耗。

如果油价是3元每升,你100元买了33.3升油,只跑了160公里,那你的百公里油耗就是33.3升/160公里X100=20.8升。接近21升油,你这是油老虎啊,标致现在可以和纳智捷大7媲美了?

如果油价是9元每升,那你100元只买了11.1升油,后面的一样,油耗数字也是前面的三分之一,大概百公里还不到7升。算是比较省油了。

看到区别了吗?只说成本,不提油价,你没办法计算百公里油耗。100元跑160公里,你每公里的油耗成本是100元/160公里=0.625元/公里,再乘以100,就是百公里的油耗成本,就是62.5。成本是成本,油耗是油耗,油耗和钱没关系,只和油有关系我得知道你开160公里烧了多少油

当油价便宜,你用车成本当然就降低了,油价上涨为啥老百姓怨声载道?你油耗没变,每开一百公里用的油没变,钱变了

计算油耗其实很简单,油耗的单位是什么?升/百公里,对吧?把加了多少升油那个数字放前面,除以里程,这是一公里的油耗,再乘以100,就是百公里油耗。

别再说什么我这车可省油了,一箱油跑800公里——你弄个大油箱就完了!照这么说油罐车把油箱和油罐连通,这车才省油呢,估计开几万公里都不是事,只不过你加一次油得好几吨。

另外,说我一公里才三毛钱,五毛钱,这也是外行的说法,你现在一公里三毛,油价5元,油价涨了,变成十元你一公里就6毛了。

那么油耗应该怎么测?

正常测法是先把油箱加满,然后里程表清零或者记录,之后你开一段固定的路程,最好在100公里以上。然后再到一个加油站,再次把油加满。你加进去多少燃油看小票就知道了。跑了多少公里,里程表也记录了,然后用燃油升数除以公里数X100,就是你这次实测的百公里油耗。

当然,一些车评人测试的时候会更加严格一些,比如说都是一次跳枪,都是原路返回(避免上下坡影响,而且是原加油站,原加油机同一把枪,避免误差),最好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排除风和雨的影响,我们知道下雨天油耗会升高一些)

但是,这样测出的油耗就精确吗?

其实影响油耗表现的因素很多,比如说路况,比如说驾驶习惯,甚至包括油品。

路况因素很简单,你说你车百公里油耗11升,太费油了。一问哪的?北京四环边上,天天早晚高峰在西直门立交桥那堵半个多小时。那油耗能不高吗?11升都是少说。比如说堵车严重,时速1公里蠕行,你开一百公里试试?你一箱油都开不了100公里!时速1公里,开一百公里需要100小时,我都不算汽车往前走,就是100小时怠速油耗也得100升油!

再说驾驶习惯,我们唐车友会出去活动,同样一段路,同样的路况,也是同样的车,这一路我表显油耗8升左右,旁边一个哥们儿11.7个。为啥?远远我看前面红灯,这脚油就不给了,甚至插混车可以提前切换纯电模式,滑行同时动能回收,最后这一百米我零油耗,甚至还能给电池反充点电。这哥们儿开车比较猛,同样的场景依旧踩油门,到了红灯那再给一脚急刹车,他那脚油不就是浪费的吗?

油品也是一样,之前加无铅汽油,现在全面普及乙醇汽油。几乎所有老司机都能感觉到换了乙醇汽油,油耗升高了。哪怕不特意计算也有感觉,过去一箱油能跑600公里,现在只能跑560公里了。毕竟乙醇的热值是低于汽油的,油耗增加也是必然的。另外,一些不规范的小加油站有可能会有类似的问题。

就拿我开的一代唐为例,自媒体说不充电百公里油耗17升,那我开就是6升,听谁的?你堵车原地开空调,别说17升,70升也有可能。大脚油门再急刹车,肯定费油。我6升是在省道上的成绩,你要是让我在市区开,八升差不多,要是上高速,匀速120的话在10升左右。

我认为,油耗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

说一辆车油耗多少,很多自媒体就开一段路,有一段高速,有一段省道快速路,还有一段市区路况——哪怕在同一个加油站,甚至连油枪都是同一个,可仍旧难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市区路况堵还是不堵?你驾驶习惯暴力还是柔和?

那两辆车,你怎么比较谁更省油?

最直接的比较方法就是工信部油耗。A车工信部油耗6.4,B车工信部油耗7.1,那肯定A车更省油!如果B车是6.5。其实不一定,因为0.1的油耗不说明问题,100公里才0.1,基本上在误差范围内,只能说两车油耗水平相当。

另外,一辆SUV工信部油耗是7.1升,一辆轿车工信部油耗也是7.1升,实际情况,一定是轿车更省油。因为工信部测试是把车放实验台上模拟运行,是不考虑风阻的。而SUV风阻普遍要比轿车大,所以油耗更高是必然的。

两辆车横向比较,工信部油耗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其实比什么车媒体实测还要更准确一些,但是这个油耗要比实际油耗低得多,标称6.5升的,你实际开在8—9升也都很正常,还是那句话,受路况和驾驶习惯影响太大。

如果说想准确描绘一辆车的实际油耗水平,市区路况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没办法量化市区拥堵程度。而且越是复杂的路况,越是考验驾驶员的水平。比如说省油,远远看见信号,就会自然调整车速,如果马路上车不多的话,基本上都能控制在到停止线前边绿灯的程度,几乎不用停下来踩刹车。而你新司机走到这刹一脚再踩油门,一里一外油耗差距就大了。

或者未来可以研究一个算法,比如说一辆车从静止到加速到40KM每小时的油耗,弄个什么参数,来代入进去,综合怠速油耗,匀速油耗,减速时是否能能量回收之类的,总之统一一个标准吧。

最具意义的是省道(快速路)的油耗表现。省道路况较好,几乎不用踩刹车,而且限速60—80,也是发动机较为经济的工况区间。省道油耗甚至可以跑得比工信部油耗还低。因为工信部测试的循环中包括模拟市区路段的场景,最高不超过50KM。比如说我的唐,2.2吨省道油耗6.1,这还不是极限测试。车友一代唐跑出过5.2的油耗。省道油耗的意义是你在路上,能跑出的最低油耗,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其次是高速油耗。和省道油耗相比,因为涉及到了车辆的风阻系数,而且高速也是较为常见的路况,比较起来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以我唐为例,省道油耗为5.2(按照这款车能跑出的最低百公里油耗来计算),我在高速上实测的表现是,匀速120Km,百公里油耗10升,匀速100KM,百公里油耗8升。没错,必须得戴上时速,最好的是匀速。你要是猜到150KM,超速不超速放在一边,油耗肯定更高。因为风阻是和时速的平方成正比的,越快风阻越大。像是一些风阻系数小的轿车,在高速上匀速跑肯定要比SUV省油得多。

国内油价再上调?开上这些车再也不慌了!

怎么判断车辆油耗大不大

车辆费不费油,其实带有很多个人的主观感受在里面的,有些人对于油耗的要求没那么苛刻就会觉得省油,但是同样的油耗有些人要求高点就会觉得费油。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判断自己的车子算不算费油,说说我的观点,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一辆车出厂的时候动力就已经是确定了的,相应的也就确定了油耗。毕竟干多少活就吃多少饭嘛,做搬运的师傅肯定要比坐办公室拿笔的要多吃一些饭的。所以才会在每辆新车的配置表上面都标明工信部油耗百公里多少升。但是这个工信部的油耗只能作为参考,测出来的这个油耗跟我们实际用车的油耗有时候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实际用车的时候会因为每个人开车方式不一样,走的路况不一样等等的问题,造成油耗相差比较大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油耗再怎么相差差也不会出现非常离谱的情况。比如说工信部标的百公里油耗是7L,自己用车几乎都是10到11升那就属于油耗大了。这种属于不太正常的,要么就是发动机本身就是油老虎,要么就是司机开着是真的猛啊。

我觉得一辆普通的家用轿车,日常用车的时候油耗比工信部给出来的参考标准高个1L左右是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自己的车子在正常用车,没有堵车什么的复杂路况 的时候长时间油耗都保持在比工信部给出的标准要高个3-4升的范围,那绝对是属于费油的车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大多数是发动机本身就比较费油,跟司机没太大的关系。

比如说手上的这台威驰,官方给的数据是百公里油耗在4.9到5.1之间,实际上我的是手动挡,已经开了6年了我每次算油耗是比较粗略的计算的,也就是在5.5升左右,在油价在5块多的时候,平均每公里3毛钱那绝对是不在话下,这种就是属于正常的油耗,比较省油。

但是有些车是传说中的那种“欢乐表”,表显油耗可能只有6L但是实际上去到了8到9升去了,这种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并不能说车辆就费油,也要看车型比如说美系自动挡的车一般来说7到8升油也算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开车的习惯不一样,油耗也会有差异。只能说是这个车的表显油耗不准确,属于偏低的。此外呢如果车辆积碳比较严重了,或者用了更高粘度的机油,也会造成车辆的油耗偏高进入到费油的行列中。这种情况咱们作为车主是能够明显感觉到油耗比以前要大的。

上半年国内车市整体疲软,工信部再调双积分政策

日前,国家发改委消息,2020年7月1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元。这也是国内油价今年以来第二次上涨,同时也是首个二连涨。

据悉,全国平均计算,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8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08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9元。如果按家用车油箱50L计算,加满一箱92#汽油,大概需要多花4元。

面对油价的再次上涨,一部分车主因油价上涨不断递增的油费支出感到烦恼;一部分持币待购的准车主,却早已谋划着入手一辆燃油经济性出色的车型来应对油价上涨的“危机”。

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销量、文化底蕴固然不及卡罗拉有名,但如今也是每个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上的常春藤。相比卡罗拉,雷凌除了定位不同,产品素质表现可以说一模一样,而且新一代车型都加持了丰田最新的THS?II混动系统。

相比上一代THS系统结构,这一代THS?II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功率控制单元的尺寸和电池尺寸得到进一步减小,与此同时,整个系统运行过程的能耗亏损度降低了20%,加速能力提升了10%,诚意十足。

当然,工作原理还是一如既往,低速行驶而且电池满电情况下,仍是优先使用EV模式;高速状态下发动机工作,一部分能量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用于给电池补充能量。

基于TNGA架构GA-C平台打造的全新一代雷凌双擎车型,依旧是搭载一套1.8L阿特金森引擎+E-CVT+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但综合最大输出变为122Ps,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动力数据有所下降,而这很可能与国内推行的国VI排放标准有关。

根据工信部的雷凌双擎综合油耗和现有油价(广州市5.70元/L),按照雷凌双擎40L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大概需要花费228元,可以跑1000km左右,而行驶一公里的花费约0.22元,燃油经济性无可挑剔。

本田雅阁,作为一款和凯美瑞针尖对麦芒的宿怨车型,早前以中庸、商务调性受到不少家庭人士的青睐,但十代雅阁却一反常态,走起年轻风,也因而吸引了一大批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的眼球。

全新一代雅阁,不仅设计变得愈发时尚,摆脱以往的油腻风,而且在硬核动力系统上也作出了一些改变,是本田最新研发成的i-MMD油电混动动力系统的尝鲜者,辅以不到二十万的价格,一时间在中型车市场也是风头无量。

本田的i-MMD系统和丰田的THS-II系统相比,系统结构更简单一些,而且各个部件之间用固定的齿比连接,不需要变速机构(变速机构往往使系统更复杂,而且增加重量),引擎还可以直接驱动车辆前进,减少传动能量损失,燃油利用效率更高。

据悉,根据资料显示,在这套混合动力系统的加持下,混动雅阁燃油消耗率为30km/L,158kW,混合动力凯美瑞燃油消耗率为23.4km/L,综合输出功率151kW,比此前油电混合领域的王者车型凯美瑞还要更出色一些。

而根据工信部油耗数据(雅阁锐·混动)、现有的油价以及近50L的油箱容量计算,本田雅阁锐·混动加满一箱油约需要花费285元,在满油的情况下可供车辆跑1190km,跑一公里的花费大概是0.24元。

凯美瑞是中型轿车市场的明星产品,拔尖高颜值、用心做工用料,再加上丰田独家混合动力系统THS?II的加持,让它俘获了数不胜数的粉丝,而平均每个月销量(混动+燃油)轻松过万辆便是最好佐证。

凯美瑞混动使用的混动系统和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师出同门,都是丰田THS?II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不过,因为凯美瑞定位更高的原因,所以凯美瑞换装了排量、输出功率、峰值扭矩都更高的2.5L自吸发动机。

据相关数据显示,凯美瑞的这套2.5L+E-CVT+电机组成的THS?II油电混动动力系统,2.5L引擎41%的燃烧热效率是当前市场最高,相比普通引擎燃烧热效率水平要高出5%到6%。

丰田这套THS?II混动系统,共有EV和HEV两种驱动形式,车辆视情况不同选择不同驱动方式。正常情况下,EV主要在低速形式且电池电量充足情况下使用,而HEV则是日常行驶中最主要驱动模式。

当系统检测到油门踏板较深(包括高速路况)或负载较大,发动机动力一部分会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会带动电机给电池补能;而在爬坡、超车等需更大推动力的环境下,发动机和电机会同时工作驱动车辆。

根据官方能耗数据和目前燃油价格,按照凯美瑞混动50L油箱计算,每加满一箱油大概需要花费285元,可以跑1220km左右,平均每公里的能耗花费约是0.23元,这一成绩放在中型车凯美瑞身上。不得不说很优秀。

CDX是讴歌品牌首款实现国产的车型,也是首款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SUV。作为本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的产品,CDX毫无疑问的搭载了本田自主研发的i-MMD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讴歌CDX搭载的这套系统也是由2.0L阿特金森发动机+E-CVT+驱动电机组成,但有别于丰田的THS?II混合动力系统,本田这套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拥有更灵活的驱动方式,能耗传递效率更高,损耗更小。

这套系统一共有EV、HEV和发动机直连三种模式,而系统会根据剩余电量SOC、当时车速、维持车速/加速需要的功率等因素,来判断使用哪种驱动模式。

一般情况下而言,EV模式和发动机直连模式,i-MMD系统能实现较高的燃油效率,前者主要用于低速路段,此时CDX的能耗表现接近于一辆纯电动车;至于后者,则主要用于日常大部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高速路等......

HEV模式主要出现在加速或者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启动引擎带动发电机产生电流,然后和来自电池的电流汇合,一共给电动机供电,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如果电池没电,车辆加速力度会弱一些。

根据工信部现有数据和当前油价,CDX油电混合车型油箱容积为50L,加满一箱油费用仅需285元,行驶一公里最低约0.28元;满油状态可供CDX混动车型行驶1000km左右。

无论何时何地,省油都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购车时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油电混合车型作为传统能源向纯电能源过渡的最佳“人选”,无疑在省油这一层面给消费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比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它结合了两者的双重优势,不仅吸收了燃油车的行驶质感和超长续航里程优点,还糅合了纯电动车零排放、无污染、节能的长处,真正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在油价上涨不断的今天,对国内很多关注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而言,它们绝对是一个合格且值得消费者去信赖的产品。最后,教授想问,准备入手新车的各位看官们,它们会是你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下跌,补贴退坡,你还有什么理由买新能源车?

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整体疲软,这股效应在新能源市场中被进一步放大。作为与新能源市场息息相关的双积分政策,也遇到了之外的降幅。

而为了缓解企业方的压力,在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指出,在双积分政策执行层面,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行业企业出现的正积分供给不足问题,工信部将作出调整。

B端饱和令行业整体遇冷

今年以来,受疫情、油价、燃油汽车排放升级、降价销售等因素影响,截至今年7月,根据乘联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931.1万辆,同比下降18.5%,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前7个月中仅7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累计销量不到4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1%,跌幅与乘用车市场行业总体水平相比超17%。

从去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宏观市场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产销动力弱化,究其原因,是占据了整体新能源市场大半的B端市场萎靡。

“出租领域,是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的捷径。很多传统车企的销量提升都是靠出租网约实现冲量的。”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E车汇”表示。

此前,1-7月传统车企整体降幅较大,产量同比下降51%,超过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总体下降35%的数据。本土的传统车企,在运营类车辆中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此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南北双雄比亚迪及北汽新能源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两家公司都未能跑赢大盘。

根据两家企业此前发布的产销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仅为1.47万辆,同比下滑77.44%;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7万辆,同比下滑58.34%,甚至达到了“腰斩线”以上。

“被饱和”的B端消费市场已经很难消化各车企的“产品压力”。如何在下半年重新抢占C端市场成为这些企业新的目标。

产销下降致积分供给不足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销量的下降,也带来了新能源积分数量的下降。在新规“双积分”趋严的情况下,让车企实现2020年全年双积分合规增添了更大压力。

根据双积分规定,如果车企不能满足新能源积分要求,将会被要求暂停高油耗产品的申报、生产并进行处罚,车企不得不去购买其他企业的新能源正积分,或是用关联企业间转让的方式实现双积分合规。

“E车汇”查阅了目前新能源车企的产销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车企明显新能源正积分供给不足,但燃油车负积分仍成为大头,所以对绝大多数车企而言,很可能无法按照预期满足双积分政策要求。

此次,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表示,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工信部将针对行业企业出现的正积分供给不足问题作出相应调整。就目前工信部还未公布具体的调整细则,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应以增加新能源单车积分,或将2020年、2021年的新能源积分一并补偿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同时该人士也表示,此次调整只是临时性措施,不具备长期参考性。

当前,在上半年叠加市场疫情以及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双积分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帮助企业进行达标,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也体现出了因需而动的及时响应,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开篇我们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没有补贴和送牌,你还会买新能源车吗?

2.如果油价越来越便宜,你还会买新能源车吗?

从2009年登场以来,新能源补贴政策历经10年,到2019年6月26日起正式退坡,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同时地方补贴退出。2019年补贴退坡幅度整体超过70%,超出业内预期。

在退坡后,部分车企比如广汽、比亚迪选择了补贴消费者不提价,但大部分还是很诚实的。比如造车新势力方面,小鹏曾在去年2月份的时候上调了补贴后售价,从原来的13.58万-16.58万元调整至15.58万-19.98万元,增加幅度为2万-3.4万元;零跑汽车也在去年6月将全系产品售价上调1万元,调整后的补贴价格为11.99万-15.99万元;蔚来车型的补贴也均有明显降幅,ES6车型的补贴从3万元降至2万元,长续航版车型从3.6万元降至2.5万元,而ES8的补贴则从4.05万元降至1.15万元。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在去年大多选择了降低优惠幅度的方式,可见补贴退坡对新能源车的价格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今年开年,新能源车更是苦不堪言。首先在1月遭遇了例行的销量下跌(淡季),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43339辆,同比大降52.5%,其中纯电动车批发30855辆,同比降57.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批发12484辆,同比降34.4%。二月受疫情影响,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更是跌到了9951辆和12908辆,同别下降82.9%和75.2%。

疫情总会过去,但补贴不会再回来,同时新能源市场又面临了一个对行业影响不大但对消费者决策影响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油价越来越便宜了。

3月9日,欧佩克大手一挥,原油价格暴跌。到了3月23日,国际油价已经连续第四周下跌,美国原油价格更一度击穿20美元/桶。国内油价也重回5开头,笔者在油价下跌后去加油,一箱整整省了50元。

再回顾开头的问题,想必看到这里,大部分人的答案是“NO”。为什么呢?

1.很简单,补贴退坡、油价下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购买、使用成本完全是“此消彼长”。

2.城市的增量市场枯竭、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车有什么能力从传统的燃油车嘴边抢肉,让传统燃油车的用户去换一台新能源车呢?要知道大部分城市居民是没有充电条件的(老小区飞线这类不值得提倡),新能源车对没有稳定充电条件的人来说完全就是个负担,实用体验极差。

当然我们今天标题中的问题是“新能源车还有必要买吗?”那我们就在下文中继续探讨一下,有些什么能够诱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欧美的情况,今年一月,欧美国家的新能源车销量都出现了较大增幅,美国同比增长80%,德国同比增长134%,法国同比增228%,英国市场同比增143%。

雷诺ZOE

其中欧洲的增幅主要来自于“最严”环保法规的落实:2020年欧洲新车销售量的95%其平均CO2排放要低于95克/公里,达不到标准车企就要交罚金。其次,德国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提高了50%,法国给碳排放量(低于20克/公里)给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购车补贴,可以说欧洲的增长来自于政策。

特斯拉Model3

而美国近年随着页岩气开技术的成熟摇身一变成为产油国,大排量发动机也开始逐渐复兴,那么为什么新能源车的销量依然能增长呢?唯一的理由就是“开挂”的特斯拉。一月特斯拉Model3在全美卖出了6500台,整整翻了第二名本田Clarity?PHEV将近6倍,旗下3款车的销量占了全美当月新能源市场的60%,可以说美国的增长来自于特斯拉车型强大的产品力。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有什么理由能让消费者去购买新能源车?1.政策扶持?2.够强的产品力。

1.政策扶持

国内的新能源政策扶持包括了路权红利以及补贴。

路权红利在一线城市绝对是可以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上海、广州的新能源车直接送牌,就能决定大量不愿意拍牌、摇号的消费者会直接选择新能源车;而北京每放出一个新能源指标基本等于新能源车销量+1。在二月底,为了提振新能源车消费,北京率先有了动作:

2月26日,北京释放了54200个个人新能源车指标,在北京这样的限购城市,每个指标的背后就是一位持币待购的准车主,释放54200个指标等于是增加了54200台新能源车的销量。而在上海和广州,免拍牌/摇号的红利依然持续散发着诱惑力。?

补贴则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在今年年初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指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无疑也是让各大车企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正当人们开始期待2020年市场表现时,肺炎疫情暴发,给新能源汽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带来不小打击。

而在车市销量断崖下跌的2月,以佛山、广州为首的不少城市、地区都快速反应、接连出台了刺激车市的政策;而在三月,广州、海南、湖南等地都相继出台了系统性的新能源扶植政策,包括补贴车价以及加强基础建设。

消费者都是用脚投票的,实惠有了,路权有了,市场就自然有了。

2.产品力

特斯拉为什么能够在油价便宜的美国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力和品牌价值。相比传统燃油车,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极简的设计、强劲的加速性能、以及“苹果式”的品牌效应都是许多消费者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同样,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新能源汽车势必要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得从燃油车手里抢蛋糕。如果不能解决充电便利性、续驶里程焦虑、二手车残值以及电池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势必还只能躺在政策上吃饭。

奥迪e-tron

而去年的补贴退坡,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养狼”。补贴退坡后大众、奥迪、日产、两田等合资品牌大举进场,特斯拉这样的全球领先新能源制造商也引进国产,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无疑也能倒逼自主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并逐渐淘汰一些躺在政策上吃饭的“蛀虫”。中国能不能孕育出自己的特斯拉?就看车企们争不争气了。

写在最后: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2020年无疑是出师不利的一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消费者一度“陷入迷茫”:还有没有理由买新能源车呢?

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如果按照2500万辆的保守汽车市场总量预估(2019年为2576.9万辆),25%意味着625万辆新能源汽车,而2019年新能源车的全年销量为120.6万辆,整整需要翻五倍!

如此之大的野心,是不是预示着接下来会有更加诱人的消费刺激政策呢?无论如何,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只要够实惠、够方便,为何不买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