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价值和风险问题_资金的风险价值
1.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论文
3.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吗
5.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6.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地方债务风险规模风险规模风险是指由于地方债务规模大,到期债务可能无法全额偿还的风险。
1. 除了必要的支出外,地方还需要大量的养老金、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资金,到期后债务不会及时返还的风险。效率风险是指不能充分利用已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合理合理的使用,不能达到高效率,使一些资金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和有效预期收入。 结构风险结构风险主要是指地方债务状况所表现出的隐患。 包括直接明确的债务风险、或有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这是指债务投资方向的风险,如社会保障,但社会保障本身存在资本缺口或风险,大大提高了地方债务的风险。 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地方未能偿还到期债务所造成的其他风险。
2.地方债问题关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关乎形象的构建。也就是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将债务转移到其他各方,在其他方面造成金融风险。 从本质上说,地方债务是地方融资的基本途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方债务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一些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的地方债务风险总体上仍是可控的,但有些风险不容忽视。 具体表现为:为获得更多资金,一些地方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以违法或变相的方式借款:购买服务;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融资平台公司等。 这种情况的存在给地方债务带来了一些风险。
1. 一些地方非法借贷有很多原因。 主要原因是:一是地方非法融资形式缺乏问责;二是部分金融机构造成火灾;三是地方领导干部对政治成就有错误的看法。 地方债务风险与个人债务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有很大的不同。 即使无法偿还债务,它也必须正常履行职责。 这种矛盾也是地方债务风险的基本属性。 一般来说,地方债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地方的偿付能力不足,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 地方债务风险的存在不利于地方形象的建立,也会导致对的信任危机。
2. 预防中国本土债务风险,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对如何防范中国本土债务风险有不同的看法。 结合现有的研究,为了更好地预防我国本土债务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地方债务风险监督组织,发现中国地方建立债券管理机构的行为落后于中央。 大多数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都负责当地债券的管理。 为了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更好地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建议加快建立地方债务风险监管机构,如地方债务风险监管委员会。
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这个公式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场的股票价格等,值得借鉴。
因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于股数乘以股价,根据上述公司从股票发行源头的角度考虑股价,可以看出股价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扩展资料
理财怎么选择
根据预期收益来选择理财方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理财的理解是错误的。理财最重要的问题是期望收益率,而不是保本或者保证多少收益。
案例 年收入净剩余10万,同在上海,有房和无房的理财方案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一个目标是首付,一个目标是跑过cpi。总体而言,理财方面的风险度配比应该是7比2比1,70%的固定资产投资或稳健型投资,房子、货基、理财产品优先端、保险都属于此类产品。20%中等风险产品,公募基金、指数基金大概都属于这一类。剩下的10%,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股票、期货、私募基金属于这个类别。如果固定资产配置过多,那就应该多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利用投资杠杆将整体配置的风险度提高,反之亦然。举个例子,有个私募基金经理在期货投资获得巨额收益,为了摊平风险度,购买了大量的房产,写字楼一买就是一层楼。财务杠杆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当你还属于穷这个阶层时,建议用超大的财务杠杆去淘金。当你已经有房有车成为中产阶层时,财务杠杆应该略大于1.5但不要超过2,在保证跑赢Cpi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超额收益,向财务自由靠拢。如果已经能够财务自由,建议用保守理财方式,财务杠杆下降到0.5左右,保证不会因为CPI而遭受大损失就可以了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论文
财务管理 工作中任何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如今财务管理问题繁多,下面我整理了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议,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工作中任何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科学管理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财务的管理人员对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单位对花费一些费用来培养或是通过招聘一些的技术能力强的科研技术人员,却对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不重视,领导的这种意识造成了财务管理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的管理能力非常差。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核算间存在合作性差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需要很多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其中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更加偏重于对资金的核算管理,表面上直接和财务有相关的工作,往往忽视了很多间接性的工作,这就导致财务的管理和会计的核算间的联系不密切。
3.财务管理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
企业对于财务机构的设置非常的重要,如果机构整体的层次不够清晰,就会导致财务工作中责权的不明确,一旦产生什么问题就会发生人员之间互相推托责任,这样就无法来达到企业财务的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的机构如果设置的不合理,就不能来起到整体监督的职能,这样就会使财务的人员有舞弊行为的现象可能性增加。
4.发展中的投资科学性不足
现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发展和壮大与其各项投资决策分不开的,只要是投资行为就一定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所以说投资方向选择的是否科学、可行和各企事业单位未来的生存、发展壮大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没有比较科学的可行性策略,就会导致将来在财务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现在经济环境中,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投资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企业的项目能够有比较深了解,这就要求决策者在做投资的决策时侯,就需要对整个项目中设计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进行明确的决策,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研究。
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应建议1.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育
为了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为企事业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事业发展,随着市场的经济在飞速的进行发展,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带来了有很大程度提升,这就要求财务的管理人员不单单的要懂得一些管理相关的知识而是要求具备高水平的财务管的人才,因此要通过各种,通过多种 渠道 和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和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样就会加快这个企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脚步。
2.合理有效的协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间的关系
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独立内部的部门自我就可以进行运转的,任何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其所有的经营或是生产活动都与财务运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多时候也需要和外界的一些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所以财务部门应当合理的协调彼此的关系。现在企事业单位都比较注重整体财务的管理一方面的运转,但这种重视只是停留在重视上未能给予取任何正确的行动。内部很多财务的决策与会计的核算是分不开的,会计的核算涉及的一系列相关程序及 方法 同样也是财务在管理中非常需要的,但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同时又存在差别,就亟待取一些正确科学有可行性的方法来沟通和合作。
3.制定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 规章制度 ,结合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要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
4.提高企业的科学投资的能力
要实现确保企业内部实施的控制制度具有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真正要达到制度的制定符合各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单单要容易进行操作,同时还要相应进行有效地把握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在资金的流动方面以及购及投资等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制定科学完整的制度。资金是各企事业单位赖以生存的根本,要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把握住源头的合理利用,充分考虑投资风险。
财务管理的目标类型企业的投资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对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利润也历经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利润最大化曾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就有定: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发展初期是在19世纪初,那时企业的特征是私人筹集,私人财产和独资形式,通过利润的最大化可以满足投资主体的要求。然而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企业由业主(或股东)投资,而由职业经理人来控制其经营管理。此外,还有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以及和社会等,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有着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一是利用股票市价来计量,具有可计量性,利于期末对管理者的业绩考核; 二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同时,也应该看到,追求财富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在上市公司才可以有比较清晰的价值反映,对非上市公司很难适用; 二是它要求金融市场是有效的。由于股票的分散和信息的不对称,经理人员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以损失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作出逆向选择。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受到了理论界的质疑。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保证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应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其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企业价值,在于它能带给所有者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换取现金。
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业相关者利益主体进行糅合形成企业这个唯一的主体,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投资价值。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上,由于评估的标准和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股价能否做到客观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的确定。
(四)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在公司真正拥有某种形式的投资并且处于风险之中的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国家。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而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对所有权的拥有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也是利益相关者权益得到应有保护的理论依据。
在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是一个多边企业的结合体,它不仅仅由单纯的股东或单一的利益相关者构成,而是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关系组成。也就是说,企业是使许多冲突目标在合约关系中实现均衡的结合点。对众多利益相关者专用性进行组合,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单个组织生产所无法达到的合作盈余和组织租金。各产权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向企业提供了专用性并承担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都有权获得相对独立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利益。
(五)社会价值最大化
由于企业的主体是多元的,因而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为此,企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从企业本身来考察,还必须从企业所从属的更大社会系统来进行规范。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取得和谐,这包括与的关系、与员工的关系以及与社区的关系等,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解决社会就业、讲求诚信、保护消费者、支持公益事业、环境保护和搞好社区建设等。社会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预期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社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兼容了时间性、风险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因素,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下一页更多精彩?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区别?
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论文
摘 要:几乎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将利润最大经作为企业目标,但财务管理学则认为利润最大化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替代目标,其中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主。但实际上,利润最大化不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而且是一个统帅性和决定性目标,是其他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相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缺陷更不可克服。因此,财务管理也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关键词: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学;财务管理学
在经济学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但在财务管 理中,财务管理目标则存在多种多样的观点,包括利润最大、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且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存在不足,并且认为应将“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为什么经济学中公认的“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目标不能成为财务管理中普遍认同的目标?财务管理多种多样的目标是否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得出财务管理也应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的结论及其理由。
一、主流观点:利润最大化的不足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一)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利润最大化是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通常都是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经济学中所讲的利润,指的是企业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但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对应着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支出,后者是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再减去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所讲的利润最大化,一般指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在会计学中,由于成本被严格定义为成本和费用,所以利润指的是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余额。在财务管理中,利润最大化就是“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的方向发展。”
综合起来看,认为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100万元的利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700万元,若不考虑投入的资本额,单从利润的绝对数额来看,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比较。
第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例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
第三,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大利润。例如,同样投入100万元,本年获利都是10万元,但其中一个企业获利已全部转化为现金,另一个企业则全部表现为应收账款,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同样不能准确地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目标。
第四,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
企业价值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本身值多少钱”。[1]P9企业价值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表现出来:一种途径是用买卖的方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表达。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定下,它可以表达为股票价格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一般认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优点:
首先,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科学的计量,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从而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等。
其次,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过去和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现金性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
再次,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克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
二、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比较分析
上述利润最大化的不足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点,代表了目前财务管理学的主流观点,也是财务管理学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依据所在。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一)利润最大化的前述不足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
经济学认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应包括定义、设、说和预测几个部分,其中设指的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并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2]P18同样,如果考虑到利润最大化的设条件,那么利润最大化的前述不足并不是不可克服的,相反完全可以由此发出,作出正确的比较和判断。
第一,关于“绝对指标”。的确,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但这也仅仅就某一单个的企业而言的,并且我们通常设“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从而投入的资金额也相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作出比较,那么放宽设条件,哪怕利润和投入都不相同,也完全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通过其变形指标利润率如总资产利润率或自有资金利润率等来进行。
第二,关于“利润发生的时间”。通常来说,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指的是当期利润。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除了利润的差别以外,包括利润产生的时间等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我们当然可以根据利润的大小作出正确判断。倘若利润产生的时间不同,那么相应地,我们只要对不同时期的利润进行折现再作出比较,那么也完全不会影响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关于“利润的风险”。如果利润相同,但获得利润的风险不同,由于违背了“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一设前提,那么根据风险系数把利润换算成同一风险系数条件下的数值再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关于“行为的短期化”。尽管利润最大化是当期指标,从长期来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短期决策未必是最佳决策,但短期和长期的约束条件不同,我们不能将约束条件不同的选择进行优劣比较。就如同尽管短期最低平均成本高于长期平均最低成本,因而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在长期来看,远不是最佳决策,但在短期约束条件下,却仍然是最优决策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无论作出何种决策,我们固然要考虑到长期的因素,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越是短期,约束条件越明确具体,从而决策的后果越可以准确地预期。
所以,在本人看来,如果除了利润外,所有其他条件如投入的资金、产生的时间、风险等都相同,我们固然可以根据利润额绝对值的大小作出“孰优孰劣”的正确判断,即使其他条件如投入的资金、产生的时间、风险等不同,我们也可以或对利润进行变形、或折现、或考虑风险系数等,作出正确的比较和决策。从这个角度看,前述所称的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正确决策和判断。对此,本文后面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不足和缺陷
尽管在由于企业价值这一指标考虑到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风险,从而当时间和风险不同时,能够直接作出判断,但这一指标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比利润最大化的不足更难以克服的缺陷:
首先,同样是一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比如同样是在一年前,甲乙两家企业分别投入100万元和500万元,现在甲企业的价值是180万元,乙企业的
价值是600万元,如果是投资者,应该选择哪家企业?当然,这也可以如利润一样,通过对其变形来进行比较,但这足以说明在这一方面,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不比利润最大化指标更好。
其次,这一数值难以具体地估量,可操作性不强。利润的计算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如邯钢的“倒逼成本法”,便是先确定企业的收入和目标利润,再倒推出目标成本并以此作为考核和控制的依据。相比之下,企业价值不但难以具体地估量,而且可操作性不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直接表现为流通市值,这当然直观具体。但在我国,即使是上市公司,也有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那么这一部分股票的价值又如何衡量?倘若不能直接衡量,那么又如何估计企业的价值进而根据它作出财务决策?倘若单指流通市值,那么企业的股票价格从而企业的价值每天都在变动着,企业的财务人员作出决策时,又如何根据时刻变动着的企业价值作出财务决策?企业价值时刻变动着,财务决策是否也应该时刻变动?——这当然不可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又如何指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再次,企业价值这一指标适用范围有限。无论对于何种类型的企业,利润都可直观地用“收入-成本费用”计算出来,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相比之下,企业价值的估量却要复杂得多。前面已经提及,倘若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则可以通过股票价格来对企业市值进行衡量。但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这一方法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对于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非上市公司企业来说,更是行不通。对于这三类企业,企业价值的估量,还有两种办法,一是以买卖的形式通过市场评价来确定,二是通过其未来预期实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在价值来估计。前一种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或公开拍卖,不可能连续不断地进行,而且在评估企业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也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导致企业价值难以衡量;后一种需要能准确估计未来预期的现金流量,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果说对于全流通的上市公司来说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对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非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用。
最后,企业价值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以其为目标极易误导企业财务决策。尽管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揭示企业的价值,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很多是企业本身不可控制的,如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系统风险,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等。因此,倘若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可能使企业只看重股价而偏离实业本身,误导企业财务决策,另一方面还会诱使企业发布有利于股价上升的虚信息。
三、利润和企业价值等财务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利润和资产利润率、每股利润、每股盈余的关系
在财务会计里面,利润、资产利润率和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式中: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资产总额×100%
3.每股利润和每股盈余
每股利润=税后利润/总股本数
每股盈余和每股利润是一致的,指的是一家公司某一段时间的获利(可分为税前、税后)除以总股本数,一般常用的是每股税后盈余,计算公式是:每股盈余=税后利润/总股本数
由上面公式可见,资产利润率、每股利润和每股盈余,在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和总股本数等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条件下,直接取决于税后利润的多少。因而,就某单个企业而言,倘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只要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其他目标自然而然地也就实现了。反之,如果利润没有最大化,上述其他几个指标也不可能最大化。所以利润最大化是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或每股盈余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利润和股东财富、企业价值的关系
1.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
由于股东是针对公司而言的,那么股东财富就是股东所拥有的公司份额的市场价值。它可以由股东拥有的股票数量、每股股利和股票市场价格三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股东财富主要取决于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和股价的高低。在任一时点上,股东的财富可计算如下:(1)将当期每股股利乘以持有的股份数;(2)将当时股票价格乘以持有的股份数;(3)就上面计算的股利额与股票市场价值加总即可得股东财富的价值。而企业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同样在任意一点上,企业价值等于公司可分配的股利总额加上股票的总市值。如果是股份公司,那么这二者是一致的。[3]P11只不过股东财富更多的是着眼于单个股东,而企业价值的着眼点主要是整个企业。但如果将全体股东的财富相加,那么和企业价值是一致的。这也是很多教材与文章将二者并列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因。因此,以下重点分析利润和企业价值的关系。
四、结论
(一)利润是一个统帅性和决定性的目标
尽管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多种观点,但在本人看来,除利润最大化目标外的所有其他目标,都直接取决于于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有些目标,如资产利润率、每股利润和每股盈余,如果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了,那么这些目标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有些目标,如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尽管跟利润以外的某些因素有关,但要么这些因素是企业不可控的外生变量,要么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于企业利润的多少。实质上,没有企业,也就不存在企业财务管理;而企业除了财务管理外,还有人力管理、生产管理等。所以,企业目标是总目标,财务管理只能是企业目标的分目标或子目标,并且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企业目标。
(二)财务管理也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尽管在理论上,对财务管理目标众说纷纭,并且绝大多数都主张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利润最大化”在实践操作中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主导地位。有调查数据为证:
——据西方财务学家对“《幸福》500家”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一项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实务工作者将财务管理目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序为:第一,总资产报酬率最大化;第二,达到每股收益的预期增长率;第三,公司当期总利润的最大化;第四,股票价格的最大化。[1]P9可见,上述四项目标中,第一、第三项目标其实就是利润最大化(第一项是利润最大化的变形,目的是为了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第二、四项目标,根据本文的分析,也直接决定于利润最大化的实现程度。因此,这项调查表明,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大多数实务工作者的首选目标。
——我国也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类似的调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中85%的企业经理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在现实中却有55%的企业用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4]P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笔者看来,上述数字中的85%无疑是受到了理论上的种种“误导”而形成的,现实中的55%更显得“货真价实”,从而也更具有客观性。
一方面,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因而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企业目标,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9]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认为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存在不足,欲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来取而代之。那么企业价
值这“更完善合理的”目标,如何为“先天不足”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服务?又为何迄今未能取代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目标?在笔者看来,利润最大化毫无疑问也应是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否则必将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双重悖论。
[参考文献]
[1]王斌.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娥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吗
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_基金运营的技巧有哪些
不用说,谁都知道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投资基金也是有风险的。那么你知道投资基金的风险有多大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供大家阅读参考。
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投资资产价值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包括股票、债券、商品等价格的波动。市场风险主要源自于宏观经济条件、政策变化、行业发展等因素。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资产在买卖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即能否以合理价格和时间将资产变现。当市场流动性不足时,基金可能面临无法及时变现或以不理想价格变现的风险。
资产选择风险:资产选择风险是指基金经理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所面临的风险。基金经理选择不当或投资决策错误可能导致资产升值不符预期或与市场表现不一致。
杠杆风险:杠杆风险是指基金运用杠杆工具进行投资时产生的风险。杠杆增加了投资资金的规模,但也增加了亏损的潜在风险。若市场走势不如预期,杠杆投资可能导致更大的亏损。
监管风险:基金操作受到监管政策和法规的制约,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基金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监管风险包括监管机构立法变化、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运营基金的技巧有哪些
严格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监测和控制机制。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如分散投资、投资组合调整和资产选择等来降低风险。
理性决策与长期投资:基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制定投资策略,并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避免过度频繁的交易和追求短期收益。
资产配置与分散投资:合理配置投资组合中的不同资产类别,实现资产组合的多样化。分散投资能够降低特定投资标的的风险,提高整体风险收益表现。
关注财务状况:密切关注投资标的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合理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管理水平,确保基金投资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定期回顾和调整:定期回顾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根据市场变化、经济形势和基金绩效,对投资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再平衡。
投资基金的风险有多大
1、基金也是随着股市、经济大势一同变化的。经济如果出现停滞,金融如果出现危机,世界上如果出现战乱、地震或者其他不安定因素,基金的收益肯定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基金是人在经营的,是人在经营就有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再严格的监管措施总有漏洞,更何况基金。在国际上每年都有基金公司破产的。
3、公司的经营理念,经理人的眼光和水平。索罗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包赚不赔的投资专家也不多,所以不同的基金公司业绩出入很大。经营越好,收益越高,资本利得也就越高。反之亦然。选择基金公司的经理人最好是经历过熊市震荡和牛市发展全过程的,也就是说见过大风大浪的。
基金投资赎回技巧
第一:先观后市再操作
基金投资的收益来自未来,比如要赎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场未来发展是牛市还是熊市。在决定是否赎回,在时机上做一个选择。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时间,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赎回,落袋为安。
第二:转换成其他产品
把高风险的基金产品转换成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也是一种赎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基金。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转换费一般低于赎回费,而货币基金风险低,相当于现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转换也是一种赎回的思路。
第三:定期定额赎回
与定期投资一样,定期定额赎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现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场的波动。定期定额赎回是配合定期定额投资的一种赎回方法。
主要优势
⒈具有专家理财的优势(投资技术、信息灵通、国家政策领悟等)
⒉具有积少成多的优势
⒊注重投资组合,分散基金投资风险
⒋费用相对低廉(有税收优惠)
⒌透明度相对较高(开放式基金)
基金持续下跌意味着什么
基金持续下跌意味着基金投资的标一直在跌,在买基金的时候,如果遇上基金持续性下跌的情况,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一般是建议及时止损赎回。
如果有承受风险的能力,基金本身是不存在问题,只是大盘影响,暂时性的行情不好,也可以再等待机会,或者赎回一部分,留一部分看后面基金行情怎么样,再决定赎回还是持有。
一般来说,基金是有涨也会有跌的,是会有所波动的,但有的基金行情不好的时候,是存在连续跌一年的情况,这个跌说的是整体是跌的,并不是说天天会跌,只是涨的少,跌的多,如果选择一只不好的基金,基金是会损失比较严重的,所以买到不好的时候,不要舍不得,要及时止损也是很重要的。
在挑选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一只好的基金长期持有,比如说:参考过往的业绩、基金经理、基金规模等等多方面的分析,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分析要不要买入。
在买入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基金定投的方式来分批买入,减少风险,因为在买基金的时候,都是无法判断是高位还是地位,基金定投是可以平均份额的。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资金时间价值不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专家给出的定义: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4个因素: \x0d\\x0d\1.资金的使用时间。在单位时间的资金增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使用时间越短,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小。 \x0d\2.资金数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数量越大,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反之,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越小。 \x0d\3.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在总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大;反之,后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小。在资金回收额一定的情况下,离现在越近的时间回收的资金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反之,离现在越远的时间回收的资金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小。\x0d\4.资金周转的速度。资金周转越快,在一定的时间内等量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反之,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小。 \x0d\“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该如何理解? \x0d\资金包括两种资金,一种是借贷资金,一种是自有资金;衡量借贷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利息和利率(银行是借贷资金的来源,所以利率一般由金融机构制定);而衡量自有资金时间价值表现形式的是折现率(自有资金来自于投资者自身,所以由投资者自己定,就是基准收益率)。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或血液,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抓住、抓好资金也就等于管理控制住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本文主要从资金的协同管理、资金的效益管理、资金的时机管理、资金的集中管理、资金的安全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几个方面对做出探讨,与大家共同商榷。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流、资金结算、资金调度和资金运作等进行的系统化管理,是企业从筹集资金到产品销售、现金回流全过程的组织、控制、协调的全过程。以资金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在对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加强资金协同的管理 资金是企业发展运行的“血液”,所以企业要保持良好的协同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资金运用的协同效应。资金协同的管理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战术资金与战略资金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二是各部门业务经营资金有统—、合理的规划;三是对不同职能之间的资金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对不同产品之间的资金投放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四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金要进行相互调剂、相互融通;五是企业内外部资金利用和投放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六是与企业外部的企业或合作者共同协调和投放资金,达到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双赢局面。特别是与竞争者的协调,会起到单纯竞争起不到的作用。由于企业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而,每一个要素的贡献大小都取决于其他要素的支持与配合的程度。现代协同理论认为,协同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从而放大系统的功效。 二、加强资金效益的管理 加强资金效益的管理是指企业应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项目上,使更多的资金参与周转。当然,效益性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往往获利大的项目占用时间长,变现能力慢,风险较大。为了满足流动性的要求(如偿债,支付各种款项,对付意外等),企业只有将部分货币资金投放于获利性较小但流动性强、风险低的项目上,才能应付短期偿付的需要。 因而必须将资金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并长期占用,称为永久性资金。另一部分作为流动性资金占用,随着业务对资金需要的增减而变化,充裕时可以用于短期投资获利。需要明确的是效益性原则不是第一位的,必须考虑到财务管理中成本效益的原则,在保证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效益性。 三、加强资金时机的管理 加强资金时机的管理就是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与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及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对手的变化等做出相应调整。当企业为了对有关重要产品的制造、营销和技术转让等取得最有效率的控制、指挥和协调,以便使企业整体达到其经营战略目标时,对货币资金的投放和管理宜取集中控制;而当各部门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向多元化运作时,各部门在生产经营内容上有较大差异,部门经理和其他员工树立竞争观念的效率大大提高,各部门能依靠自身组织结构及地域特点去捕捉更多的战略时机时,为了提高各部门效率,节省资金成本,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宜取分散管理,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总结起来就是资金投放要做到“准时”和“及时”,它必须和企业战略发展阶段、发展步骤相吻合,逐步培育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资金集中的管理 加强资金集中的管理就是要保证在企业迅速而有效地控制企业全部的资金,并使这些资金的利用合理化、最优化,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可以说,网络的快速发展为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简单的点击鼠标或语言指令就可以做到信息共享、资金拨付。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实质是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权限集中到企业总部,以方便整个企业资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就是将分散在部门的账户中的闲散资金集中到企业总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这样就聚合了资金,形成了资金的规模优势。 对处于发展状态中的企业,资金相对来说属于稀缺,需要较多的投入,为了降低资金闲置率和资金利用风险必须把资金集中投放于个别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对竞争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方向上以形成超过竞争对手的差别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且,由于企业组织管理的多层性与分散性,特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过于分散的资金使各分支机构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但相应带来的是资金的风险性和成本的加大,分散的大量闲置的资金难以形成独特的优势力量,易导致因竞争能量耗竭而失败。最后,根据国外公司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企业 的发展经验,取集中性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阶段相对较好的选择。 五、加强资金安全的管理 加强资金安全的管理就是企业在利用网络化快捷等特点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网络的风险性。由于信息在发送、传输、接收、保存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无论是操作员的错误操作、黑客对于数据的恶意破环、网络的感染,还是存储器自身的损害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就算是服务器停止运行几秒钟都会给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带来混乱。因此,企业在利用信息化成果的同时,必须做好硬件和软件的支持,比如文件的备份、网络防火墙的设立,转账交易的二次审核程序等等,避免出现非竞争因素导致的失败。 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当前,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已经由传统的财务核算逐步转向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财务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职能更加突出和有效,在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从事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更多地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监督控制,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更重要的责任和更丰富的工作内容,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核算方法和内部会计制度的成效都取决于设计水平和高素质的人员贯彻执行。为此,加强对财务人员对多种业务实施全面的制度设计与遵循性训练,同时经常检查和评价每个职工的工作成绩,会大大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