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油产品使用说明书_环保多效切削油价格
1.有哪些溶剂可用在清洁剂中?最好是低毒、高效、环保的
2.加工铝合金用切削液好还是切削油好,珠三角地区哪家的油比较好
3.粗加工时什么切削液更合适
4.油性切削油与水溶性切削液都有什么区别?
5.切削液使用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大油雾及如何处理
生物除油清洗剂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生物技术,集表面油污清洗和油污降解双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环保、高效、专业的表面油污清洗剂。生物除油清洗剂以零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环保等优势将成为未来表面除油剂的发展趋向。生物除油清洗剂以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表面活性剂、生物酶、助剂、微生物菌株、微生物营养液等主要成分构成,这几种成分之间相互分工、又协同合作。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碳氢化合物降解菌所产生的一种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细胞外萃取物,它能显著降低溶液与碳氢化合物之间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易于形成胶束。在胶束产生过程中,产生乳化作用,使碳氢化合物 (油污) 分散于水相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比化学表面活性剂更复杂,分子量更高,具有更多的官能团。D3所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目前全球最领先,并且获得国际专利。
生物酶:生物酶是一种由成熟微生物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在常温常压下将分子链很长、很复杂的油污分子分解成分子链很短、很简单的分子,以便于微生物对油污分子的分解和消化。当微生物有足够的油污分子进食后又会迅速长大繁殖,而发育成熟的微生物又会产出生物酶,从而保持一个长期持续的循环圈。微生物:Bio-oil? clean? D3生物除油脱脂剂用目前全球最先进、高效、专业的,能够有效分解防锈油、切削油、冲压油、冷却液、润滑油等所有矿物油的芽胞杆类菌株,该菌株类型能够高效、专一的降解矿物油的长分子链,同时又具备超强的产酶功能。通过该微生物可将清洗下来的油污分解消化,同时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释放出来,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有哪些溶剂可用在清洁剂中?最好是低毒、高效、环保的
然而,在生产中,选错了切削液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损坏刀具和加工材料;有时,虽然满足了刀具的需求,但损坏了加工材料,也得不偿失。切削液选用的注意事项:1. 从刀具方面考虑(1)高速钢刀具耐热性差,应用切削液。(2)硬质合金刀具耐热性好,一般不用切削液,必须使用时可用低浓度乳化液或多效切削液(多效指润滑、冷却、防锈综合作用好,如高速攻螺纹油),且浇注时要充分连续,否则刀片会因冷热不均而导致破裂。2.从加工方法方面考虑(1)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拉削等工序的刀具与已加工表面摩擦严重,易用乳化液、极压乳化液或极压切削油。(2)成型刀具、齿轮刀具等价格昂贵,要求刀具使用寿命高,可用极压切削油(如硫化油等)。(3)磨削加工温度很高,还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及脱落的沙粒,因此要求切削液应具有良好的冷却和清洗作用,常用乳化液,如选用极压型或多效型合成切削液效果更好。3. 从工件材料方面考虑(1)切削钢等塑性材料时,需用切削液。(2)切削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时可不用切削液,其作用不明显。(3)切削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属高温高压边界摩擦状态,易选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有时还需配置特殊的切削液。(4)对于铜、铝及铝合金,为得到较高的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可用10%~20%的乳化液或煤油等。
加工铝合金用切削液好还是切削油好,珠三角地区哪家的油比较好
常用有机溶剂分类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lovetcm/data/2006/0831/article_770.htm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 沸点(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性
戊烷 36.1 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性
甲醇 64.5 与水、、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性
乙醇 78.3 与水、、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 .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 118.1 与水、乙醇、、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 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 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 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 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 140.0
邻二甲苯 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 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 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 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 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 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与水、乙醇、、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 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于水,能于乙醇、、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 210.5 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 210.9 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 221.15 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 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233(HMTA) 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环丁砜 287.3 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 290.0 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对人体无毒
资料来源://drugfocus.net/redirect.php?tid=2927&goto=lastpost
粗加工时什么切削液更合适
建议使用切削液为好,切削油含油量高,切削油是直接使用,润滑极压性最好,冷却性与防锈性次之,清洗性较差,一般少有发臭情况,排放污染大,废液处理成本高。
切削液是需要是用纯水/去离子水/自来水稀释一定比例的浓度进行切削,冷却性,清洗性最好,润滑与防锈次之,会有发臭迹象发生,可进行处理后排放。同时又分半合成(润滑性最后,稀释后乳白色半透明)、全合成(最环保、价格最高,稀释后为无色透明液体)、乳化油(价格最低。乳白色液体)这三类
油性切削油与水溶性切削液都有什么区别?
看你加工什么材料,成本起见当然是水溶性的啦,
1. 拉削
拉削包括一系列低速度、浅薄的切削作业,和其它作业比较起来,它的温度较低。人们往往只使用氯当做极压添加剂,因为在切削区域温度较低,常不能使硫发生效用。另一方面,切削油相当不容易接触到切削区域,所以切削油的选择必须要有很低的粘度,使它们有良好的渗透性及滋润性。
如果是拉削容易加工的金属,就可以使用轻度含氯量水溶性切削油或油性切削油。对于比较难加工的金属,例如耐热钢,不断的浅薄切削使得钢表面变硬,因此我们必须使用一种含有高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油。水溶性切削油因为过于稀释无法含有足量极压添加剂。所以我们常常选择使用低粘度,含有多量氯添加剂的油性切削油。
2. 切齿及滚齿加工
在切齿及滚齿加工中,刀具及切屑承受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加工中,切削区域的润滑作用是最重要的事。对于一些易削钢及较易加工的金属,我们可以使用水溶性切削油或油性切削油。但是对于一些较难加工的金属,例如高张力镍、铬,或其它合金,就不能使用水溶性切削油,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含有很多极压添加剂的油性切削油。
3. 钻孔
适用于钻孔加工的切削油,应具有较低的粘度及较低的表面张力,能充分的渗透到切削区域,同时将废屑带出。当在易于加工的金属上钻孔时,我们可以使用水溶性切削油或合成切削液。对于一些较难加工的金属,则只能使用含有极压添加剂,低粘度的油性切削油。
4. 车削及铣削
车削及铣削是一种中负荷的加工作业,是许多单点加工作业中的一种。一般而言,这两种加工作业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选择切削用油最好的方法是依据加工的材料而定。
以铸铁为例,这种材料很容易加工,甚至可以不用切削油就可以加工,使用切削油可降低其温度,但最大的功用是携走切削的废屑。切削油的润滑作用,并不很重要,使用水溶性切削油或合成切削液就足够了。
如果是车削或铣削中等加工困难的金属如易切削低碳钢,需要较高润滑效果,同时也需要能将切削屑带走,对于这类金属,可以使用传统的乳状水溶性切削油或含脂的低粘度矿物油。
如果是非常难处理的金属如不锈钢、镍及钴合金,在加工时会有高热产生,因此切削油应含有硫及氯,宜使用含有极压添加剂的水溶性切削油或油性切削油。油性切削油应具有中等粘度,使用切削油在渗透力及润滑性上能取得最好的平衡。
5. 研磨
以切削油的观点来看,研磨就像一系列小的高速切削加工,所以有时称它为多点切削。其温度相当高,高温下大部分的热量都被工件所吸收。对研磨加工而言,冷却是非常重要的。高温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会改变工件的外形。此外,切削油必须有洁净剂及良好的滋润效果。能渗透到研磨区域清除磨轮上的磨屑,而且能防止磨轮变得光滑而丧失其磨削效果。同时,它能使那些小的碎屑及杂质要能很容易地和切削油分离。
一些容易加工的金属,例如铸铁及易削钢,是很容易研磨的,我们一般使用一些透明水溶性切削油或合成切削液就可以了。这些切削油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工件的温度,维持磨轮清洁,在加工时清除磨屑及金属屑;同时在研磨前后防止工件生锈、腐蚀。
研磨一些比较困难的金属,例如不锈钢及高镍合金,这些金属是以粘著称,因为在非常高的温度之下,这些金属会蚀化,而附着在磨轮的摩擦颗粒上,因而造成磨轮光滑,失去摩擦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切削油除了应具有冷却及清洁的功能外,同时也要具有润滑的功能。因此在研磨的切削油中,应该加入氯及硫极压添加剂。在这里硫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磨轮和工件摩擦时,温度相当高。
针对这些较困难的金属,常使用含有上述添加剂的水溶性或油性切削油。而油性切削油的基础油粘度应该是非常低,以确保它能渗透、冷却,并且能携带添加剂到研磨区域。
在研磨加工中,制成品的品质受到切削油影响非常大。在一般比较粗制的研磨作业中,加工主要目的的将大量的金属磨除。在这种情形下,切削油需要较少的润滑特性,而需要较大的清洁能力,以确保磨轮的清洁,适用的产品为透明水溶性切削油或合成切削液。
对于要求制成品品质相当好的研磨加工,切削油应具有更多的润滑效果。可以选择使用含有更多添加剂及较高浓度的水溶性切削油或低粘度油性切削油。
切削液使用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大油雾及如何处理
一、水溶性切削液
水溶液是以水为主要成分的切削液。水的导热性能和冷却效果好,但单纯的水容易使金属生锈,润滑性能差。因此,常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防锈添加剂、表面活性物质和油性添加剂等,使其既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又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在配制水溶液时,要特别注意水质情况,如果是硬水,必须进行软化处理。
基本特质:(1)良好的冷却性和清洗性,保持机床和工件的清洁,减少粘性物残留;(2)环保配方:不含氯、三嗪、 二级胺 、芳香烃 、亚硝酸钠等对人体有害成份,对皮肤无刺激性,对操作者友好;(3)排油性配方具有良好的沉屑性,提供切削屑及切削细分的快速沉降,维持系统清洁及容易清洗排除污染物,浮油很快在切削液的液面上完全分离。
二、油性切削油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少数用动物油或复合油。纯矿物油不能在摩擦界面形成坚固的润滑和防锈作用。
基本特质:(1)能有效的降低操作负荷及切削刀口的摩擦阻力,提高加工部件尺寸的精准度;(2)切削油具有抗乳化性能良好,容易与接触的水分离,使用寿命长;(3)良好的润滑性、极压抗磨性减少前刀面与屑、后刀面与加工表面的摩擦,防止发生粘着、积瘤、鳞刺或冷焊,以减少功率消耗和刀具磨损,并得到较好的表面光洁度;(4)切削油具有极佳的冷却性能,冷却表现在降低刀尖温度、抑制被切削材料和刀具的热膨胀,以提高操作性能和加工精度。
关于在切削液使用过程中,切削液跟金属工件、刀具、碎屑产生大量的摩擦,产生高温,从而产生了一个油雾的问题。由于大量油雾产生,影响金属加工车间的环境,而且还对操作工人的呼吸道健康产生影响。长期在油雾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工人的咳嗽,哮喘以及呼吸道方面的疾病。
(一)金属切削液油雾的的形成主要可以归因于两种机理:雾化和蒸发。
1、雾化是机械能转化为液滴表面能的过程,主要是由于液体对机床系统内的固定及旋转单元的激烈冲击,被其打碎,形成细小液滴漂浮在工作环境中;
2、蒸发的发生是由于切削区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传人切削液,使它的温度明显高于饱和温度,在固一液接触面上就发生沸腾并产生蒸汽。这些蒸汽随后以周围空气中的小液滴,或其它粒子为核心凝结,形成油雾 。
(二)金属切削过程可以产生以下三类油雾:
1.由喷射 冲击产生 的干净油雾,不含固体粉尘;
2.磨削时金属切削液喷射产生的含磨削粉尘的油雾;
3.因加热或高速切削的高温导致蒸发或灼烧而产生的烟雾。
(三)切削液油雾形成影响因素:
1.油喷咀的形状、大小、压力影响:
油喷咀的形状、大小、孔数对喷液质量、喷注形态、喷液的压力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金属加工液油雾的产生。如一般来说,喷射面积大,则喷射压力低,喷射持续期短,而喷束贯穿度则相对较小;喷射面积小,则正相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喷孔缩小、孔径增多的情况下,使得喷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油雾的产生。
2.切削液本身质量影响:
对切削液油雾的影响因素,除了切削液本身的性能,油雾还跟切削液的粘度对油雾多少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切削液的粘度越少产生的油雾越大。当然,如果切削液的粘度过大也不行,切削液粘度过大,会影响到切削液的正常使用。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切削液都加有适量的抗油雾添加剂
中阳润滑科技建议金属加工使用一些环保切削液、油雾微量的切削油、微量润滑油等等,如我们中阳研制的铜铝半合成环保切削液、油雾微量环保切削油、微量润滑油(不锈钢专用)、微量润滑油(铝材专用)、MQL微量润滑油等等。最后,金属加工车间请做好车间内的通风工作,保持空气的流通,这也是有利于减少切削液油雾问题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