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

2.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渔业油价补贴资金绩效报告_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当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但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中央已确定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庄河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爱下,大开发、大开放、展的帷幕已经拉开。省主要领导把开发开放庄河作为辽宁省的战略之举,要求我们要建设成为人口过100万,财政收入过100亿元,GDP过1000亿元的新兴城市。大连市委、市主要领导要求庄河要建成北黄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北黄海城市组团的龙头。

机遇难得而易失,形势喜人更逼人。全世界的目光在关注着庄河,省、市领导寄厚望于庄河,兄弟县、市竞相加快发展比拼着庄河。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历史使命,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魄力,以超常规的思路和方法,以只争朝夕的勇气和干劲,去创造庄河发展史上新的辉煌。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更是庄河进入全面开发开放最为重要的一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院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的历史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港口、铁路、公路、城市和静脉、新能源(光伏)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布局建设,迅速扩张“四大经济区”的建设规模,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和以旅游业为牵动的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经济结构,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跃进,昂起北黄海开发开放的龙头。要全力抓好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和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北黄海地区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城市建设。

主要预期指标: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5%、28%、50%和15%。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一)以打造临海临港经济隆起带为轴线,全力推进“四大经济区”与“四个港口”建设

庄河的最大优势在于海岸线长、宜港岸线丰富,深水岸线得天独厚,临海临港可利用土地空间大,并且紧邻日、韩。因此,庄河开发开放的最大突破口就是港口建设,通过海上通道的打开,实现与世界经济的直接“对话”,迅速在沿海构筑起星罗棋布、全面开发、全线开花的黄金经济隆起带。

加快推进石城深水港和庄河港二期、黑岛、瀛浒、南尖4座港口的规划建设。抓紧搞好庄河亿吨吞吐能力的港口群规划,坚持多元投资,多元建设。组织搞好石城岛15万吨级深水港的评审、论证工作,推进石城岛整体综合开发。创新庄河港运营管理机制,开工建设庄河港二期5万吨级码头。新建黑岛码头。推进瀛浒和南尖港的规划论证和前期工作。加快黑岛重点渔港、海洋一级渔港建设,年内投入使用。

依托港口建设,加大填海造地和浅海滩涂开发利用力度,集中精力抓好临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区(含精细化工园区)、瀛浒经济区和现代商务旅游休闲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做到“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规模、四年有地位、五年连成带”,使未来庄河90%以上的经济总量都集聚在这条黄金经济走廊上。庄河临港经济区要加快填海造地、场平、路网、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关、兴达工业园区企业整体搬迁和新入驻项目的承接。全区新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60亿元、200亿元以上,在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重点发展区域中位次前移、地位提升。

成立循环经济区和瀛浒经济区管委会。完成规划编制,加快填海造地和场平,实施起步区路网、给排水、污水处理、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拉起两个经济区的框架。新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10个和5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20亿元、10亿元以上。

现代商务旅游休闲服务区主要发展商贸、物流、旅游开发、会展、文化、教育等产业。按照总体规划要求,高强度推进九鼎生态园、大东湖、大学城等项目的落地,进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二)以迅速昂起北黄海开发开放龙头为核心,全力推进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城市框架建设

按照“城市向海、中心东拓、产业西聚、北控南优”发展思路,加快新城区建设,拉起承载百万人口的城市框架,在沿海一线率先实现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北黄海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使之迅速成为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置业的高地、创业兴业的旺地。

高起点、特色化地搞好新城区详控规划。完成城市交通、市政、绿化、水系、燃气、供热、南城区商圈、体育场等专项规划编制。

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成一环、二环路和5座跨河大桥建设;新建黄海大街、世纪大街、建设大街东延和疏港路等城区路网工程。搞好城市排水设施维修改造,铺设南城区污水管网和主供水管线。完成龙王庙、高屯等居民新区建设。发挥好房地产业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拉动的引擎作用,强化对外宣传促销,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活经营发展城市文章。取主导、适当借贷、市场化运作、BT操作等多种融资方式吸纳各种经济成份的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通过路网和生态环境工程先行,带动城市土地和存量资产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形成城市经营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活力。完成建设用地收储1万亩。

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深化城市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容市貌和环境综合整治,将管理延伸到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使城市管理工作尽快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推进城乡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庄盖高速公路施工。庄岫铁路建成通车。全线开工建设丹大快速铁路,全力推进庄河港、黑岛港疏港铁路的前期工作和庄河电厂二期工程,启动电厂城市集中供热项目。新建临港、循环、瀛浒经济区与国省干线连接道路,继续改扩建县级以上公路。完成220千伏变电所前期工作和桂云花等变电工程建设。

继续开展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加速沿海乡镇划转街道和乡改镇进程。积极推进黑岛、青堆小城市和仙人洞等重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强化用地审批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已签约长时间没有落地的项目,要逐个清理,该废止的立即废止,该收回土地的立即收回。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2个。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尽快通过国家验收。

(三)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载体,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

工业经济是构成税源经济的主体,是兴市之基、立市之本。要锲而不舍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扶强做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以产业高速集聚为“先锋”,引领庄河开发开放。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0%。

强势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家居制造、食品精深加工、静脉、新能源(光伏)、精细化工6个产业集群。制定重点产业集展方案,建立市、园区、乡镇(街道)推动产业集展的联动机制。加快“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国家光伏中心东北产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凯飞精细化工等项目建设。2010年,装备制造、家居制造、食品精深加工3个产业集群要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以上,静脉、光伏、精细化工3个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不断优化提升工业经济结构。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机遇,加速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引导现有企业不断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和绿色化转型。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协作、联姻,抓好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重点扶优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全年企业技改投入要达到20亿元以上。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著名商标7个。搞好银企对接,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150亿元以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组建企业联合会。

(四)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的,全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有效形式。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8%。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优做强对农户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新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一镇(乡)一业”专业乡镇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新发展果树2万亩,其中蓝莓5000亩。新栽板栗2万亩。全市订单生产面积达到90万亩,带动85%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以丹大、庄盖高速公路和国、省交通干线两侧为重点,捆绑涉农资金,强化部门协同和服务指导,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多功能、大规模、连成片、节能型的日光温室大棚。新建设施农业小区330个、3万亩。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英那河黑岛干渠、朱隈西跨干渠改造,抓好中央和大连市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每个乡镇至少要完成一条生态河治理,累计治理生态河100公里。再夺省、市农建“大禹杯”。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抓好标准化生产。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做优做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标准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新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项(个),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农产品出口基地20个。新增有机、绿色食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做强海洋经济。搞好《庄河市海洋功能区划》修订和《庄河市区域用海规划》编制。加强围海指标争取和报批工作。规划建设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推进海洋、富谷两个渔业园区搬迁改造。依法规范海域使用管理。

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村企共建、能人回村助建新农村试点。大力搞活劳务经济,新增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依法、规范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制度。

(五)以做活做精旅游经济为牵动,全力推进现代商贸服务业提升速度扩大规模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放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加快旅游名城建设。科学规划,集中搞好旅游的优化整合,加快特色、高端旅游项目开发。积极推进激水乐园、滑雪场、温泉洗浴、海王九岛度区等大型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争取引入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等高端项目。强力推出都市休闲产品、康体健身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度的新热点,创造旅游文化消费的新亮点。新发展休闲农庄10个,生态产业园13个。办好大连蓝莓、草莓节和杜鹃花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中外游客和实现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5%、16%。

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完成新天地商业城二期主体工程,实力大厦投入使用,庄河大酒店恢复营业。积极推进以金玛物流园为主体的综合批发市场和林茵国际标准化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建设。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优化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新建3个标准化乡镇专业市场,抓好农资连锁经营示范店建设。继续推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加大储备粮管理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

(六)以强势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推进项目争相集聚建设的“共振效应”迅速形成

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重组,外资涌入、南资北上、西资东进的有利契机,高频率、大力度、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迅速掀起项目集聚建设高潮。

突出产业集群招商。以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区为重点,以“四大经济区”为主体,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坚持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力推进主题招商、概念招商、集群招商和以商招商。年内,至少集中组织4次国内外招商活动。要创新招商机制,充实调整招商队伍,收集招商信息,建立招商网络,定向、定点、定位上门招商。建立项目招商责任制。将招商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经济区和乡镇、街道及部门、单位,鼓励没有工业园区的乡镇、街道到“四大经济区”设立“飞地”,实行招商指标归己,项目“飞地”落户,税收按比例分成,形成“肩上有指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招商新格局。沿海各乡镇、街道要完成20亿元、山区乡镇和主要经济部门要分别完成5亿元的招商任务。对中国辽宁·大连(庄河)招商推介会已签约和达成意向的项目,要落实固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全年新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00个以上,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引进庄河域外资金18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亿美元。

认真落实扶持出口企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发自主创新品牌,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扩大出口。全市完成自营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8%。

(七)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品牌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是庄河最大的财富。要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的创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品牌。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着力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全市完成造林8万亩。高标准搞好滨海大道两侧景观带的绿化。继续抓好封山禁牧和封山育林工作。建设生态蚕场6万亩。全面完成林改任务和林业土地流转中心建设。新建生态文明村25个。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城市道路、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绿化,以栽大树为主,见缝插绿,加快森林城市建设。实施疏港路、延安路南侧、锦绣大街等绿化工程。积极推进金港湾、南山公园、西山公园二期和建设大桥休闲广场等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按照生态化、景观化、园林化的设计理念,抓好庄河城区段、热水河下游治理改造,高标准绿化庄河、热水河,打造绿色水带。将庄河建成“绿水蓝湾、黄海地标”,成为“半城山色半城河、碧海蓝天入图画”的“绿色水都”;彰显海河湖相通、山林泉相连、岛港城相依,“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宜居、宜商、宜业、宜乐城市景观。

加快生态村庄建设。继续抓好以“五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创绿”工程,搞好绿色村庄、花园村庄建设试点,创建2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新建“一池三改”能源利用模式1500个、大型沼气池8座,无害化厕所8000个。完成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两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实施生态扶贫移民300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实现高产、高效、高收入目标。

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淘汰类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10家污染源治理和31家废水排放提标企业整改。新建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贯彻“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积极推进高效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的引进,力促核电、风电、太阳能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八)以构筑适应庄河开发开放的财税金融保障机制为支撑,全力推进财税收入和信贷持续稳健增长

财政乃庶政之母。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税源经济,千方百计拓宽收入和融资渠道,为庄河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加强收入征管。综合运用“DS”管税系统,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积极挖掘税收潜力;加大涉税案件的查处和税款的追缴力度,搞好企业清理整顿,实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积极盘活黄海大市场等闲置资产及国有存量资产。全年完成土地储备交易收益和海域使用金征收20亿元和2亿元以上。

保障重点支出。科学调度好各项资金,确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重点支出,增加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积极开展增收节支,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财政性基建投资审核管理。积极支持乡镇财政建设。依法规范集中购。

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深化与金融机构的互信合作,积极寻求高强度建设投资的信贷支持。

(九)以营造普惠共享的和谐安宁环境为保障,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保民生、保稳定是保增长的基础工程。在庄河处于快速变革、超常规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下大气力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尽心竭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遗余力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向阳、芙蓉等棚户区改造,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50户,对城市低保户供暖继续实行补贴。新建改造巷土路、摸黑路30条,维修、改造老城区公厕、排水和市政、园林等设施。创办标准化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0个,成立社会服务中心,完成3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农村安全自来水工程29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万人。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和城乡低保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切实抓好社会救助和社会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慈善募捐救助工作。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加快构筑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救助体系、药品监督和供应体系。

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深入开展教师办有偿辅导班、医院不合理用药、检查和收费,执法乱罚款、环境污染、用地用海和用工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认真做好事关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监控,促进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和餐饮业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创新防范、打击犯罪工作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群众满意的社会治安环境。做好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搞好甲型流感防控。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十)以集成社会各方面参与庄河开发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为根本,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二、四高中合并迁建和荷花山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建设。合并不足百人的村级小学。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提升新技术普及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中心医院迁建工程,抓好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以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好健康城市和清洁家园、清洁环境等爱国卫生活动。推进体育场等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办好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和各类特色艺术展览、展演活动,满足城乡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人口和生育工作。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气象局业务楼和农村人才周转性宿舍建设。创新老龄工作。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认真落实拥军优抚政策,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全面做好档案、地震、兵役、邮政、通讯、保险、预备役、人防、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工作。

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加大各级各类人才的培育、选拔和引进力度,为庄河全面开发开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进一步健全文明风尚倡导机制,努力培养造就富有理想、胸怀博大、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庄河精神,唱响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主旋律,努力形成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一)以搭建清廉务实高效的行政服务平台为基石,全力推进履职尽责、崇尚实干的服务型建设

继续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积极推进ISO9000认证工作,再造公共服务流程,着力构建上下联动、统一协调、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率先做到行政审批流程最短、手续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推进信息公开和部门绩效评估考核。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坚决抓好行政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中梗阻”等问题的,保持政令畅通。全力营造尊商重信的人文环境、富有引力的政策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规范的法制环境。

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效率、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潜下心来,俯下身子,力戒浮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守住党纪国法的红线、廉洁从政的防线、道德操守的底线。依法规范招投标行为,强化审计监督,增强的公信力和战斗力。

各位代表,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都有“最佳的效应期”,怠慢了,错过了,就会被机遇甩开,追悔莫及。我们要决战2010,以“只要塔山”的拼命一搏精神,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打一场永彪史册、震撼古今的决胜之仗,让庄河开发开放的大旗永远飘扬在北黄海经济带建设的最前沿阵地。为此,市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省、大连市的政策支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善用上力,借助外力,激活内力,以前瞻的创新精神,忘我的奋斗精神,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开创庄河发展的新时代。必须坚定必胜信心,树立超越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鼓实劲,出实招,谋实法,以克难攻坚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不懈的后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干劲,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异成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进行脱胎换骨的更新,大力弘扬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激励创新,放胆大干的进取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庄河开发开放,让庄河真正成为创业者的乐土、实干家的乐园。必须建立完善领导包园区、包项目制度,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必须坚持项目至上、企业至高、服务至优,建立项目“绿色通道”,搭建企业“直通快车”,做到多设路标,不设路障;多办实事,不添麻烦;多搭平台,不拆墙角。让项目无障碍进入,让企业无障碍发展。必须创新跟踪督查制度,加强对主要指标、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促使各级部门加压增责,主动有为,勇于担当,以发展为己任,以发展论英雄,以发展求政绩,做到全心投入干工作,雷厉风行抓落实。必须真心实意地保障民生,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城乡群众劳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助、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必须不骛虚声空想,惟求真抓实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谈,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去落实;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拼命精神,做到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事不过夜,用实干凝聚力量,用实干印证历史,用实干成就辉煌。

风生水起北黄海,勇立潮头新庄河。站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庄河,龙腾虎跃,春潮动地,犹如一艘扬帆启航的巨轮,乘借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的强劲东风,破冰斩浪,全速前进,掀起壮美波涛。我们相信,有省委、省和大连市委、市以及庄河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庄河一定能成为北黄海开发开放的领跑者,一座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城市也一定会在黄海北岸迅速崛起!

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

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的春旱、秋旱影响,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我市按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重民生、促发展”十八字方针,积极实施“项目年·民生年·绩效年”工程,紧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机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总量在全区排位比去年提升了一位。财政收入完成36.73亿元,增长14.5%,总量排在全区第9位,增幅排在全区第7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51∶35.62∶33.87调整为 28.98∶35.77∶35.25。全市工业逆势上扬,糖锰两大支柱产业好于预期。2008/2009年榨季机制糖达233.27万吨,产量连续7年全区排名第一;制糖企业实现产值92亿元,税利8.8亿元。全年锰电行业实现产值80亿元。农业生产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勇挑重担。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39.58亿元,增长5.3%。粮食产量达47.6万吨;甘蔗总产量2046万吨;剑麻种植达14.9万亩;水果产量30.7万吨。农作物间套种技术推广面积152万亩,占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26.86%,得到自治区党委、充分肯定。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增长了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8元,增长7.3%,比全区人均3980元高出48元;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乡居民购买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45亿元,增长19.1%。家电下乡兑付率达102.18%,居全区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28.65亿美元,增长79.17%,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及增长幅度三项指标均排在全区第一位。

二、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项目投资强劲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28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00亿元目标任务,增长65.2%,增速排在全区第3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59亿元,增长66%,增速排在全区第2位;投资1000万元以上在建重大项目426项,累计完成投资151.1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1.3%。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54.35亿元,同比增长169.6%。全年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全市组织实施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开工584项,开工率98.6%;竣工项目506项,竣工率85.3%。全年新增44亿元,比上年多11.47亿元,增长35.25%,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35亿元目标任务的126%。

三、开放合作创建新的平台。投资9亿多元的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13个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有望于今年底封关运作。全市对东盟出口总额18.51亿美元、占全区六成多,增长91.65%;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额占全区八成多。全市在越南投资项目26个,投资总额1.49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总额的63.4%;利用越南土地种植甘蔗面积累计达3.18万亩。

四、交通物流开创新的局面。全市口岸货物通关量达到了388.6万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53亿元。南宁—崇左—河内国际旅客列车顺利开行;崇左—钦州高速公路、雷平—硕龙和宁明—爱店二级公路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左江航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崇左(东盟)国际物流园国际客运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二、三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13个边民贸易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9.58万元,边境口岸通关和边民互市点交易环境进一步优化,友谊关口岸成为广西通关效率最好的口岸。

五、特色文化旅游迈出新的步伐。编制完成了《左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了“五个100公里旅游线”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中越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越南高平省签署了《共同开发建设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度区合作框架性协议备忘录》,以德天瀑布为核心的中越跨国旅游合作区列入了自治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全年接待游客488.21万人次,增长20.01%;旅游总收入24.91亿元,增长44.74%。

六、城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完成城建项目投资45亿元,其中中心城区完成投资13亿元。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城建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崇左市人民医院、壮族博物馆、政务服务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继续实施中心城市绿化亮化工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七、生态文明取得新的成效。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8.64%,全市完成新造林15.4万亩,占自治区下达任务102.7%,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18%;完成沼气池建设14407座,占自治区下达任务100.77%,累计建池27.0117万座,入户率达73.86%,居全区第二位。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目标。

八、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保、扶贫、民族、民政工作有新亮点。为民办12件实事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71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7.67万人,帮助12.65万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就业创业,劳务经济收入达38.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7℅。社会保险覆盖65万人次,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26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20万人的130%。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全部通过自治区验收,边境3-20公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深入实施。积极开展“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纪念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了红八军精神。

九、平安建设迈向新的台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继续深入开展“驻村夜访”和“大接访”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市等3个单位和3个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十、行政效能取得新的提高。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同政协联系。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100%,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政务服务和社会应急等管理体制。拓宽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渠道。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探索“一门受理、会办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机制。2009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69203件,办结169134件,办结率99.96%,群众满意率99%。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增强。

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现在很多的单位都会实行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制度,但是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卫生系统绩效工资的问题

 教育的绩效工资主要是行政化很严重,并且从年初一就知道了年三十的收入,人们根本没什么盼头,是一种很典型的大锅饭。当年人民公社时,也是取计工分法,其实施结果全国人民都知道。幸好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固定,变化不大,这种绩效工资总额控制的办法也可勉强实施。但是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量全年不固定,会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年初就额定工资总额的做法,必然后患无穷。我认为卫生的绩效工资与教育有本质区别,更不能行政化,应鼓励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但不是多收多得,既要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又要防止大处方大检查,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实施方法

 一、实施范围

 (一)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教育、卫生、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文化、艺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单位。

 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交通、海洋、地质勘查、测绘、气象、地震事业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检验检疫、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地产管理、物资⒈甘乱档ノ弧?BR>  机关、团体附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列入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监管机构。

 其他事业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范围。

 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1.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的人员,需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助理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十岗位工资标准。

 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2.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部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一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部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二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3.工人。

 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谄胀?じ谖坏娜嗽保?葱衅胀?じ谖还ぷ时曜肌?BR>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对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进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报人事部备案。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意见,按此有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具体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由人事部另行制定。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附表一至三)。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

 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的计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

 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按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标准。

 (三)绩效工资的实施。

 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应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

 (四)津贴补贴的实施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和类别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水平正常增长机制和实施范围、类别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方案另行制定。

 规范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管理。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明确调整和新建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条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除院和院授权的人事部、财政部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三、工资分类管理的实施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具体办法由人事部、财政部另行制定。

 在事业单位新的分类办法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前,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工作人员上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应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事业单位,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较差的事业单位,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

 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

 四、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由国家统一部署,具体方案由人事部、财政部拟定,报院批准后实施。

 (四)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五、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技术人员,继续实行特殊津贴。

 3.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办法国行制定。

 5.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对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制定指导意见,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办法,结合考核合理确定其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规范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并加强监督管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六、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一)建立工资分级管理体制。

 国家主要负责制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政策和工资标准,对各类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管理,合理调控地区间、部门间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调控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收入水平,加强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

 (二)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指导意见和工作人员兼职兼薪管理办法,完善事业单位收入中可用于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资金管理政策,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纳入国家调控范围,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三)加强工资收入支付管理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规定,设立专门账薄进行算管理。事业单位发放给工作人员的收入一律纳入专门账薄核算,不得账外列支。事业单位要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工资支付应以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

 (四)严肃收入分配纪律。

 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入轨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一律不得在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工资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变相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加强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加大对违反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政出多门、资金渠道混乱的现象,维护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

 七、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

 (一)新参加工作的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工资标准分别为:初中毕业生57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59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65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68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710元。

 见习期工资执行期满后,上述人员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初中毕业生执行1级薪级工资标准,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2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5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7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9级薪级工资标准。

 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标准77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初期工资标准为845元。明确岗位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分别执行11级和14级薪级工资标准。

 到艰苦边远地区或国爱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BR>  (二)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实行学徒期中和熟练期制度。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以及学徒期、熟练期期满后的定级工资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确定。

 (三)其他新聘用人员,已明确岗位的,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未明确岗位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工资待遇。

 八、相关政策

 (一)中小学教师、护士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10%。

 (二)对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农林科技人员,继续按《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农牧渔业部、林业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农林第一线科技队伍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3]74号)的规定执行。

 (三)军队转业干部按本人现聘岗位(职务)套改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如现聘岗位低于转业时部队原职务的,根据其现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岗位套改工资。

 (四)到事业单位工作的退役运动员按本人现聘岗位(职务)套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按所聘岗位并参考本人原体育津贴水平和同等条件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

 (五)这次套改增资,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统一按30%计算。单位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30%的部分,套改后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特殊岗位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暂时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六)事业单位未聘及缓签聘用合同人员参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体办法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

 (七)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且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的人员,仍保持荣誉的,薪级工资可适当高定。

 九、组织实施

 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革,党中央、院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由人事部、财政部组织协调,各部门组织实施。地方事业单位和党中央、院各中部门(少数部门除外)所属京外的事业单位,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统一组织实施。县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制定具体办法。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本实施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拟定具体实施意见,报送人事部、财政部审批。

卫生院绩效工资核算办法

 一、指导思想、目的: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有利于调动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思路,实施以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取酬的激励性分配机制,兼顾多要素参与分配原则。鼓励职工积极努力,促进单位积极快步发展,为全镇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遵循?保证基本工资,绩效考核,保持稳定?的原则。

 (二)遵循?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责?的原则。

 (四)遵循?绩效核算付酬为主、岗位补助付酬为辅?的原则。

 (五)遵循?综合目标考核,真实反映工作绩效?的原则。

 (六)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七)遵循?质量考核,出勤挂钩?的原则。

 三、绩效工资组成。

 依据县劳人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标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分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

 1、基础性绩效部分。完成卫生院基本出勤和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获得基础性绩效部分,数额为档案绩效工资减去500元。

 2、奖励性绩效部分。完成卫生院核定的岗位任务,根

 据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考核,得分满90分,即可发全奖励性绩效500元。(允许不足和超出标准)。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核算。

 (一)工作数量核算(100分)

 1、各科室基础任务量。

 住院医生每月业务收入达到20000元,门诊医生每月业务收入达到8000元,化验室每月达到6000元业务收入,B超室达到1500元业务收入,放射科达到1500元业务收入,手术室达到3000元业务收入,护理部人均达到5000元业务收入,以上每增加1000元业务收入得5分,每下降1000元业务收入扣5分;药剂、收费、后勤、任务量为全院业务收入16万元,每增加1万元得5分,每减少1万元扣5分。

 2、各科室奖励绩效核算。

 (1)、临床部:手术(平均100元为1例)每次4.5分、助手1.5分;住院诊查每次0.18分,检查每次(平均15元/次)0.3分,输氧每小时0.05分,住院每床日0.2分,门诊诊查每次0.09分,中草药治疗每次1分(花费50元每次),针灸、理疗、牵引、推拿、小针刀等中医治疗每次0.8

 分(以10元/次核算),心电监护每小时0.15分。收住病人每例2分,管理住院病人(要求甲级病历)每例1分。临床部所有考核总分的30%提取作为公共部分,其中补贴有资质人员每人10分,其余部分按出勤平均分配;余70%按照个人考核得分折算。

 (2)、护理部:一级护理每日0.36分,二级护理每日0.24分,护理每日0.06分;静脉输液每次0.36元(减去耗材后按6元每次平均计算),肌肉注射、皮试、静脉注射每次0.1分;管理每床日0.2分、输氧每小时0.05分、心电监护每小时0.15分,完成出院甲级病历1份1分。考核总分科室汇总后补贴有资质人员每人10分,其余根据出勤情况平均分配。

 (3)、药剂科:西药、中成药调剂每次0.1分,草药每

 次0.5分(平均每次按50元)。其它住院记账每次0.1分(平均每次50元)。考核总分根据出勤情况核算到个人。

 (4)、收费室:收费每次0.035分(平均每次50元),根据出勤情况奖励到个人。

 (5)、医技科室:拍X片每次0.4分,放射补助0.4分

 (每次平均按20元计);心电图每次0.24分; B超每次0.4分(按平均每次20元计);检验每次0.3分(按平均每次15元计)。

 (6)、手术供应室:手术供应室按每次手术(以平均100元计算)1.5分。

 (7)、炊事、洗衣室:出勤并保证完成任务每天4分,

 根据每月伙食和灶房卫生评价可上下浮动20%,根据每月洗涤的数量和质量上下浮动20%。

 3、特殊岗位补助。

 (1)、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每人次补助5元,其中审核人员1.5元,财务出纳1.5元,收费清单书写1元,复审汇总报账1元。门诊报销审核人员每报销合疗1次(以领款条为主)0.2元,财务出纳每月定额补助60元,复审汇总报账每月定额补助30元。合疗门诊报销每次补助0.2元。

 (2)、社会医疗保险:住院报销经办人员每人次补助10元,报案、管理、报帐每人次共计补助10元,财务领款人员每人次补助1.5元。

 (3)、公共卫生管理:公卫人员要服从全院的统一管理,针对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年终考核名次兑现全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前八名奖励性绩效工资全发,分别奖2400元、2100元、1800元、1500元、1200元、900元、600元、300元。后八名分别扣1600元、1400元、1200元、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200元。

 (4)、护工:每月基础工资600元,根据工作质量上下浮动100元。

 (5)、岗位津贴:院长每月津贴100元,副院长每月津贴60元;科主任每月津贴50元,副主任每月津贴40元。

2017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1

 按照省选派办工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明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要求,尽快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村级财力,解决村级组织经费紧张的难题。新锦村第一书记孙莹玉刚到任后深入展开调研、积极筹划专项资金使用。和新锦村?两委?班子经过充分研讨,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成立新锦物业管理服务处。具体如下:

 一、背景分析

 新锦村位于当涂县江心乡北部,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7亩,盛产蔬菜、小麦、油菜等,是当涂县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马鞍山市2004年重点建设的?城市供应型蔬菜基地?。 近年来,新锦村先后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组织?和?五个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新锦村实行整村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建整村推进安置小区住房26栋,安置610户,被拆迁村民即将入住新居。

 二、投资必要性分析

 12月份村民入住之前,以村委会为主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处,开展物业管理工作,并投入运作,为村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三、市场分析

 物业管理服务处主要提供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包括开展生活服务、秩序维持、保洁、绿化、维修保养等工作,为村民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社会环境,实现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动双赢。我们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类服务操作规范,以便更有效的管理,为村民提供优质、超值服务。把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引入农村治理当中,探索出一条物业管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模式。

 四、效益分析

 以村民、村委会为主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处,开展物业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它突出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作用,因其物业管理机构与基层组织一致,在实施管理时具有权威性,制约力强。在村委会领导下,由村委出资,各自履行自己职责,能做到统一安排,分工明确,专业协作,各负其责。

 物业管理服务处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原则确定红利分配和使用,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近0.5万元的收益。

 五、项目实施

 1、物业管理服务处的前期工作。2015年四季度设立物业管理服务处,并取得相关部门认可;以经营手段管理物业,对小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2、制定物业管理方案的其他准备工作。组建制定物业管理的工作班子,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制定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以及财务收支预算等。

 3、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服务处对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定期向业主提供管理报告,报告经营情况、服务情况、基金账目情况等,业主委员会有权监督物业管理服务处的工作,并配合物业管理处的运作。

 六、资金筹措

 专项资金伍万元主要用于村兴建物业,其它资金由党员群众出资一部分,村委成员出资一部分,相关部门补贴一部分,三部分相结合。

 七、地点和范围

 村委员会积极探索村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新路子,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创办村服务实体,发展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处设在村部,办公场所70平方米,设有处长室、办公室、财务部、业务部四大部门,取合作制经营,总资金50万元。公司将参照物业管理标准,统一聘请保安、保洁员等专业人员开展服务,并重新整合小区公共,保障小区环境卫生和安全。

2017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2

 我受省人民委托,现将2016年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年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科技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省级财政共安排科技专项56071.62万元,其中:

 年初预算52387.62万元,追加368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公共财政预算55641.02万元,其中:

 (1)重点专项资金年初预算28027万元,追加2600万元,共计30627万元;

 (2)其他专项资金年初预算8930.02万元,追加1084万元,共计10016.02万元;

 (3)实行单编预算的专项资金15000万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12000万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县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

 2、结余结转资金及其他收入430.6万元。

 截止2016年12月31日,我厅科技专项资金执行数55881.62万元,其中其他专项资金还有190万元未下达。未下达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承担单位(省统计局150万元、省信息所40万元)无法提供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票据,目前正在协商。

 (二)科技专项资金安排重点

 按照集中资金办大事、办急事的原则,省科技厅优先把资金用于省委、省确定的事项和全省的科技重点工作。主要安排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75项,经费12000万元,这批项目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海洋产业项目49项,经费2000万元。这些涉海项目主要支持我省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发展、海洋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3、安排县域产业发展专项1000万元。平均?切块?下达给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个县资助43.5万元,自主用于具体产业发展项目。

 4、重点专项资金30627万元。重点专项资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专项经费共同用于以下方面:一是聚焦产业重大需求实施科技重大专项。2016年共组织12个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24个专题项目。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和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全年启动实施110个科技重大项目。这批科技重大项目均鼓励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促进高校院所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企业承接转化高校院所牵头项目的科技成果,体现协同创新的政策方向。三是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着力于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做好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重点项目(引导性项目),科技合作、星火、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软科学研究科技项目,以及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果后补助项目的工作部署。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加大。新资助5家引进重大研发机构,带动我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我省自主创新的水平和层次。启动41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建设,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5、其他专项资金10016.02万元安排情况

 (1)国家科技奖配套奖金和省科技奖奖金1675万元;

 (2)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议设立的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2500万元;

 (3)福建虚拟研究院?海峡技术转移中心平台建设1000万元;

 (4)省级科研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协作共用补助600万元;

 (5)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支持科技人员专项经费562万元;

 (6)福建省统计局等承担的科技统计专项经费190万元;

 (7)事务性工作委托专项经费200万元;

 (8)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专项经费140万元;

 (9)科技成果与市场技术工作经费140万元;

 (10)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专项经费40万元;

 (11)国防科技动员办公室专项经费30万元;

 (12)科技宣传(新闻节目制作)专项经费80万元;

 (13)科技专项业务费70万元;

 (14)国内重大科技交流与调研专项经费60万元;

 (15)高新技术及工业领域科技发展管理专项60万元;

 (16)省科技奖评审工作专项经费55万元;

 (17)部门预算单位的科研基础条件专项1375.7万元;

 (18)科技条件建设专项539.32万元;

 (19)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奖补经费7万元;

 (20)省微生物研究购置液质联仪专项80万元;

 (21)省直单位科研专项经费250万元;

 (22)省科技信息所台湾科技文献信息平台硬件设备购置专项经费50万元;

 (23)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经费30万元;

 (24)第十二届6?18展会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

 (25)其他零星专项270万元。

 6、结余结转资金及其他收入430.6万元。用于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及省科技干部管理学校专项业务费补助。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取的主要措施

 2016年省科技厅继续加强和改进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

 1、加强制度建设。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省于10月15日印发。为贯彻执行《若干意见》,省科技厅组织全省各设区市科技局、高校、科研院所及省直有关单位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在福州召开省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宣讲落实文件内容,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对《若干意见》文件进行解读。完善省级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修订《福建省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管理办法,改进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科学性,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管理,适度简化小额项目经费使用手续,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

 2、改进项目分类。进一步梳理、调整现有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优化项目立项流程,规范项目实施管理;对部分项目名称进行调整,将原来6大类别23个项目,归并为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与高校产学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技术转移、公益类等6个项目,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公开和民主决策。坚持?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原则,在省直单位率先开展科技项目管理权力运行网上公开试点,实现了科技项目申报、立项、执行、验收等管理业务在线办理,业务办理过程网上公开,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立项信息主动公开,科技经费的使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专家评审与管理评审相结合,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遴选优势单位承担项目,实现科研项目评审立项工作分类管理目标,提高各类项目立项决策水平。为提高重大项目立项的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立项项目质量,推行重大专项和平台项目全厅评议制度,加强重大项目民主决策。

 4、规范管理程序。

 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明确资金预算管理流程,预算编制由业务处(室)、直属单位提出初步意见,条财处审核把关,分管厅领导审核,再报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实现业务处(室)、直属单位与条财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层层把关。

 二是规范项目申报立项程序。对实行申报指南管理的科技项目,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加强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等各个环节机制建设。在项目立项上,通过公布项目指南、项目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业务处复审(包括经费预算审核)、厅长办公会议审定、签订项目任务书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科技项目和经费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特别对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时,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申报的科技重大专项预算合理性、预算结构和安排的合规性等开展预算评审。

 5、开展绩效评价。2010年以来,省科技厅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评价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绩效自评资金逐年增加,绩效评价项目所涉及的财政资金累计达3.7亿元,其中:2016年绩效评价项目资金量已达1.46亿元,约占2016年部门公共财政支出5.88亿元比例24.8%。连续四年综合评审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得到了省财政厅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