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阿尔法基金2021年1月4号净值最新估值_中欧阿尔法基金价格
还能。
:从表示基金放大市场波动能力的贝塔(β)系数(=1)上看,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和市场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标准差可能稍比易方达中小盘大,说明其波动会比易方达中小盘大(易方达 ,三年:25.10%),且对比易方达中小盘(1.26)的夏普比率又稍小,说明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承担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的概率比易方达中小盘稍低;
从其阿尔法(α)系数系数上看,其能够超越无风险投资收益(相当于1年期银行存款的收益)得到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比大多数稳健一点的基金稍高几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很好理解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并不是重点,这几个指标完完全全是通过对过往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后的指标,诱导原因从量化的角度是无法全部解释清楚的。)
宽基指数就是跟踪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的基金,而行业指数就是跟踪白酒、医药、芯片、新能源车等细分行业相关指数的主题基金。
当然,很多增强指数和smartbeta基金本质上也是指数基金,比如易方达的上证50增强,以及华夏的创成长/华安的创50,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我们一个个捋。
首先是宽基指数。其实很多新手最开始不知道买什么,可能就是从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开始学习的,这是一个基本上很难出错的方法,但简单也很平庸,很难获取市场的超额收益。
不得不说,早年一批教定投的大V如银行螺丝钉、E大、望京博格、老罗等,为指数基金的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做了很多投教工作,这比很多金融机构的投教活动效果好得多。
宽基指数适合老基民玩,好处是费率低、运作透明可预期,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在本领域,各个指数都有王者:华泰柏瑞的沪深300ETF,华夏基金的上证50ETF,易方达的创业板ETF,南方基金的中证500ETF,都是各自细分领域规模做得最大的、流动性最好的。当然规模大不一定是最好,老手有时候会买小的,有一些打新收益。
宽基指数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前面所说,很难有超额收益,这个看个人风险偏好,因为有的人就是希望获取市场平均收益;第二个是波动率不可控,之前有人说,过去两年创业板指数吊打95%的主动权益,还买什么主动权益呢,问题是创业板指的波动是非常大的,牛市的时候涨得多,熊市的时候也杀得快。
总之宽基指数的持有体验其实不那么好,何况做宽基指数也要止盈要择时,对于新手而言,并不平滑的收益曲线让宽基指数的持有体验比较一般,不懂得择时会让新手错失收益,操作难度很大。
指数基金并不适合“买入并长期持有”策略,但基金公司一般不会告诉你啥时候止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推荐你定投。关于定投,又是另外一个宏大话题,这里不展开讲。我之前说过一个朋友的例子,买入易方达深证100指数差不多10年没有动(忘了有这个账户),结果发现收益率只有不到20%,而同期易方达中小盘收益已经快赶得上北京同期房价涨幅了(当然还是赶不上)。
给新手推介宽基指数,其实没必要,低费率也不是什么卖点,都买权益了还纠结那百分之零点几的差异?
再说行业指数基金,这个其实藏着更大的坑(投资难度更大)。我做了一些草根调研,发现白酒、芯片和新能源简直是很多基民的标配。白酒相对来说还稍微好一点(这么多年没怎么跌,也就近期回调比较狠),芯片和新能源是重灾区。
我不是说不能买行业指数,而是不建议新手买,除非你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你对所投资的细分行业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该行业为什么能涨;
第二你要有做主动择时的意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加仓,什么时候应该止盈卖出。
即便你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我也更推荐你买行业主题的主动权益基金(大部分情况)。以医疗为例,去年医药行业指数整体涨幅在50%左右,但行业里面表现最好的医药主题的主动权益都差不多翻倍了,超额收益在50%以上。就这个问题我也当面请教过医药的基金经理,回复是:医药行业其实能买的公司并不多,质地好的龙头公司就会被超配,质地差的只有指数买,所以主动基金相对行业指数的超额收益非常明显。
白酒为什么就那么强?因为标的很少,龙头比重大(单一股票持有可以超过10%的限制),所以中证白酒指数可能比很多重仓白酒的基金业绩都好。
当然,即便是行业主题的主动权益基金,也不一定适合长期持有,因为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无法预期板块轮动的方向,长期单一押注一个行业是非常危险的动作,比如前几年的传媒行业,低迷了很久,如果你买了传媒主题的主动权益,很难赚到超出市场平均的钱。
一段时间某个行业表现好,基民就会去追逐,做趋势投资,有的行业行情持续性强,有的行情就是几周结束,很容易被套。当然,如果你对某个行业的信仰特别强,可以当我没说,比如你的认知告诉你白酒/医药/新能源是未来长牛行业,完全可以买入后长期持有或者定投。
回到主题,为什么不建议新手基民买指数基金,最根本的是A股市场由于散户多、衍生品工具不完善等原因,存在很多阿尔法,主动权益基金很容易战胜指数。美国市场的指数之所以很难被战胜,因为它们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跟我们差异很大,随着我们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最终可能会变得跟美股很像,但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在这个之前我们可以好好通过主动权益基金享受时代的阿尔法。
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看,主动权益做得好的大厂比被动指数做得好的大厂要多很多。提到优秀的主动权益公募大厂,你会想到行业龙头、世界第三大酒庄易方达,走精品路线、很少发产品的兴全,每年都有几个产品能冲击行业第一的广发,全明星阵容、风格齐全的中欧等等,但是提到指数做得好的,除了龙头华夏,其他的几家如天弘、华泰柏瑞、国泰、华安其实在大众眼中存在感是比较低的(注:个人认为天弘基金的存在感主要体现在余额宝)。别跟我杠,你们自己想想除了招商中证白酒之外还有几个指数基金名气特别大。
而且如今是个基金经理IP化的年代,指数基金经理很难找到存在感,很难去做个人IP,因为被动投资主要是看赛道,而不是看基金经理如何选股。换言之,指数基金经理离职,基本不会影响我的投资;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离职,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注意的。
指数基金经理的IP有多难做?比如我这几年一直喜欢用创成长在场内做波段,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指数的基金经理叫荣膺,还是个美女;还有获得7届金牛奖的指数大佬柳军,你可能也不知道他是规模最大的沪深300指数的执掌人。当然大家对侯昊、罗国庆、许之彦会比较熟悉,也是因为他们和市场主动沟通多,但你看看主动权益的基金经理,需要多说一句话吗?即便张坤近几年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妨碍他成为行业顶流,第一个拥有粉丝后援会。诺安蔡博,对外发声也不算多,但去年上几十次热搜。
做指数这个赛道的公募基金,在宣传上天然具有劣势,说白了指数基金就不是给基民玩的,而是给股民做交易的,是工具型产品。为什么我们指数基金公司普遍比较弱,还是因为阿尔法太多,主动太强,导致指数不好做,宽基指数做不好,量化投资也没得做。
当然我不是否认指数基金存在的价值,要明确我说的对象是:对于新手基民。
我们买基金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少思考如何投资,让那些聪明人给我们打工?主动权益的基金经理多掉一根头发,我们就可以少掉一根头发。
所以选择优秀的全市场主动基金,买入并长期持有,会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策略。选行业做切换自然有人帮你做,不用再纠结顺周期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哪怕忘掉账户,十年后打开估计收益也不会太差(前提是你买的基金得真的很优秀,这也有运气成分,分散投资可能概率大一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