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欧美等国不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

2.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3.借贷与通胀的关系

4.中国是否通货膨胀

5.乙醇汽油伤不伤车?和纯汽油对比动力,油耗,公里数相差大吗?

油价调整因素_油价调整悖论分析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如果结构性通胀没有有效抑制就会演变成成本推动型通胀,造成全面通胀。

通货膨胀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因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主动提高价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总体而言,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害的经济现象。并且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胀意味著一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在外汇市场,通胀是影响币种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汇价走势对通胀的反应往往是复杂的。

一国货币的贬值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通货膨胀引起的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减少,就是对内贬值。而对外贬值就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汇率的下跌。我们要考察通货膨胀对汇价变动的关系,就需要了解货币的对内贬值与对外贬值的关系。

以欧元区和美国为例,假如欧元/美元汇率现在为1.2000,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可贸易产品,在美国需要花费120美元购买的东西,在欧元区100欧元就可以买到了。假如美国的通胀率为5%,一年之后,现在120美元能购买的东西,需要花费120*(1+5%)=126美元才能买到。如果欧元区通胀为0%的话,100欧元的东西,一年后还值100 欧元。这样,理论上欧元/美元的汇价现在变为1.2600。也就是说,一国的通胀将引起本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

应该指出,以上仅是极端情况下的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汇率。在现实经济中,一国政府往往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往往采取加息或者缩紧信贷等措施以抑制通胀,利率的变动造成了资金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这种变动蔓延到资本市场,造成证券价格的变动。具体体现为股票市场的走低,和债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后者使得债券市场相对于别国的债券更具有吸引力,这有可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加息国,从而形成加息国货币的买盘。这对加息国货币是有利的。目前外汇市场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在美国自2004年6月1开始加息以来,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进行了11次连续加息。当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的第五次加息宣布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后,美元利率自1998年来第一次超过了欧元2%的利率。而外汇市场也逐渐形成一种逻辑思维∶

通胀压力增大——中央银行可能加息——资本市场吸引力加大——货币上行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维,美元在今年总体走势强劲,持续的加息预期抵消了市场对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担心,欧元/美元从去年底的历史最高点1.3665持续下跌。而每当美国,或者欧元区,或者英国公布强于市场预期的通胀数据时,其货币就会上扬。

但是,加息对于治愈一国的通胀真的是有效的吗?以及,持续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了吗?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动型。考察美国的国内经济,一方面由于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现象,而美国抵押贷款利率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过去1年多来,国际油价自30美元/桶节节攀升,现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涨幅超过100%。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价的飙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即油价的上扬造成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但这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能否演变为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关键要看美国生产企业的定价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国企业的输出商品价格能否随著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调。实际上,由于全球化的竞争,制成品的价格很难上调。能源价格的上扬仅仅通过成品油,如汽油价格的上扬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较高,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并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响之外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加温和的局面。也就是说,油价的上扬并未全面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层面。而油价的上扬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法控制的。下图给出了去年6月份以来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近半年来节节攀高,特别是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25年来的最高月比增长率1.2%,但核心CPI却始终维持在0.1%的低水平。显示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的通胀压力。

相关知识——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核心CPI即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因此,一般将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费价格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并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

一方面是由于住房抵押市场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产投资需求过热,另一方面是由美联储无法控制的油价上扬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显然,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动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动并不能抑制油价引起的通胀,相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的上扬必然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这对于饱受物价上涨之苦的企业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项负担。而商品定价能力的缺失又让企业无法转移这些负担。这就产生了加息的悖论,加息治疗通货膨胀可能无效,但加息却会造成经济的放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率的传导机制不通畅。美联储理事桂恩(Guynn)就认为,美国企业的定价能力偏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这点从英国经济中体现更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就传言英国将会加息,但出于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来今年8月份的减息行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和能源价格、海外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令英国经济陷入滞胀危险。因此,通胀不再被市场看作加息的信号,而是出现一种难以治愈的经济梦魇。

能源价格的上扬,将引起可能的消费需求放缓,和由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消费需求的放缓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低迷。伴随著通胀的经济低迷给货币政策制订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难度。仅凭加息或者减息是难以治愈这一顽症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当经济增长出现过热时,会伴随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当经济增长乏力时,经济中最活跃的投资因素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明显,此时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整。

在高油价的前提下,为什么过去大半年来美联储的稳步加息总是不断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对油价产生作用,但可以通过对强势美元的支持来达到抑制油价的目的。这一思维的逻辑依据是∶

加息——美元上扬——美元相对购买力增强——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输入型通胀受到抑制

但是,随著石油生产国不断将出售石油赚取的美元转换为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这一逻辑路径的延续性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强的前提是美国资产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于油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心,而持续不断的加息行动会加剧这种担心。近期报出的美国通用汽车信用等级降低,以及瑞富财务丑闻等事件,都将抑制国外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需求。虽然美国国债不会受到信用风险和企业盈利的影响,但毕竟其投资容量有限,美国政府不可能无限度的膨胀其国债规模。如果布什政府能实现其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计划,联邦政府依靠国债市场来弥补预算的意愿就会减弱,国债的发行量反而会减少。有限的资产供给下,需求的增加会造成价格的上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谓“长期利率之谜”就会再现市场。这显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吸引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联储连续的加息压力之下,特别是未来还将继续加息(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将利率最终提高至5%的水平),美国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压力。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银行等大型银行利润率的飙升,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美国企业利润下降的警告。这是因为加息将企业利润通过融资成本转嫁到银行利润了。但这一现象不会持久,企业利润的最终下滑,将下挫投资意愿,而我们知道,投资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损害经济的。而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将最终由美国经济的走缓而抵消。

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欧美等国不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

世界经济的运转

中美双引擎驱动世界经济

当前,全球经济被分成三大阵营:即以英美、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富裕消费阵营,以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阵营,以及澳洲、非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代表的原材料阵营。(谢国忠,2005)而三大阵营主要依靠美国和中国这两大引擎带动。美国人和中国人都非常乐观。不论你给两者之中任何一方多少资金,它都会把它花掉。美国人倾向于消费——婴儿潮期间出生的美国人令人难以理解地热衷消费。中国倾向于投资——中国人一直比较贫穷,需要积累财富。美国凭借金融霸权地位,在国际金融领域创造了对美元资产的大量需求,美国吸引国际资本购买其国债,而外国投资者也不用担心美国的偿付能力。中国的银行系统则将出口行业的收入快速转化为投资,创造了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动力。为保持社会稳定,中国需要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国有银行体系是中国政府部门将出口收入转移到投资领域以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的工具。

在以美国为核心的欧美消费阵营中,美国强劲的消费能力使全球经济不至于滑入通货紧缩,庞大的进口市场创造了更多需求,巨大的贸易赤字也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流动资金。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则能够把出口收入和“热钱”迅速变成固定资产投资,急剧上升的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设备和原材料进口的增加,前者对德日这样的老牌工业化国家有利,后者提高了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和价格。这样,当美联储制造流动资金以刺激美国消费时,中国就通过进口来促进设备制造商(美国、日本和德国)和原材料出口商(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增长,发挥的是乘数效应。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中美两国珠联璧合。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引擎的马力在不断加大。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球经济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个决策使得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进入了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凭借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个亚洲产业链。即日本人负责设计,中国台湾人和韩国人负责投资制造和营销,大陆人负责生产,这就是所谓“微笑曲线”,中国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赚得最少,但是,中国大陆直接面对美国和西方列强的市场,它所遭受的指责、攻击和报复又是最多的。而获得大利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全都躲在后面。不管怎么说,中国经济已经获得了它应得的地位,中国是亚洲经济发展中能量巨大的引擎,它正在和整个亚洲经济一同成长。伴随着经济的成长,中国的内需也急剧膨胀,进口需求不断增加。80年代末,亚洲向美国出口及亚洲内部贸易分别占亚洲各国外贸总额的25%。但如今,亚洲内部贸易已占亚洲外贸总额的40%,对美出口则滑落到20%左右。在加工制造业中,亚洲国家对中国多有抱怨,觉得中国主导了劳动型密集工业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但是,在原材料、能源和食品农业贸易中,中国所需要的正是亚洲一些国家所盛产的。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橡胶、石油、木材产业主就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大量进口。中国从亚洲国家的进口让双边贸易额日益提高,中国购买了亚洲地区出口产品的15%左右。另外,中国已逐渐从双边贸易中的贡献者变成汲取者,吸收了亚洲各国的资源,使大部分的亚洲国家在贸易和经济上越发依赖中国。

美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首先来自于政府的减税措施。布什总统第二任期经济政策的核心仍是减税。减税增加消费者收入,可刺激消费开支增长。此外,布什还签署了新的公司减税法案,计划在今后10年内为美国公司和农场等减税1360亿美元,众多企业可从中受益。 其次,低利率将继续对经济增长发挥刺激作用。虽然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已上调到了3.25%,市场估计,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中性”水平为5%至6%,目前的利率水平对个人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增长仍有相当大的刺激作用。

美国贸易赤字上涨的原因部分归咎于石油价格的上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油价上涨产生的重负都直接或间接由美国承担。高油价为石油输出国带来了每年约3000亿美元的收入,大大刺激了消费,海湾地区铺张浪费的房地产项目就是例子。此外,美国保持的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金融资产的重新估价,如房地产、债券、股票价格的增值,由此带动了消费,引起贸易赤字,也刺激了“热钱”的增长。投机商手中“热钱”通过对冲基金、国际金融机构的授权交易人、以及那些寻找收益的私有银行,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美联储给全球经济注入了过量的货币。从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都是在按照“渐进主义”节奏加息,美联储惟恐加息太快而吓坏了投机者,造成全球经济萧条。美联储多次暗示会“缓慢而有节奏”地加息是鼓励投机商全面撤出。

格老的泡沫游戏和中国的诸多题材奏效

如果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有什么魔法的话,那就是他玩弄资产泡沫的本领特别特别的大。在过去接近19年的中央银行职业生涯中,格林斯潘的泡沫游戏屡次奏效。资本自由流动给像格林斯潘这样熟练的中央银行家预留了巨大的灵活运作的空间。谢国忠先生指出:当技术泡沫开始破灭时,金融市场的确曾预期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形。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技术泡沫是1920年代以来全球最大的经济泡沫,这样大的泡沫理应引发一次大的经济衰退。令人惊奇的是,美国和全球经济都没有陷入一系列的大衰退。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了0.75%,消费增长了2.5%。在之前的两次经济衰退中,1991年美国个人消费降低到只增长0.17%,1980年美国个人消费负增长0.28%。但技术泡沫之后,至全球经济出现2003年和2004年的高点之前,全球经济的增长几乎没有停止过。2004年是全球经济近二十年增长最快的年份。这要归功于格林斯潘——美联储快速而大幅地降低利率。在纳斯达克投机热情没有崩溃之前,美联储就将投机热情引导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价格上涨提升的美国家庭财富,远远超过纳斯达克市场崩溃所带来的损失。因此,美国家庭财富并没有感受到股市下跌所带来的痛苦,同时,由于美联储调低利率,美国人可以借贷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消费,这当然也是格老玩转泡沫的又一个重要证据。自2000年美国经济系统性过热以来,美联储制造了大量的过剩资金流。美国人借贷消费,中国人借贷投资。美国的消费者与中国的投资者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美联储不断添加燃料——美元——作为全球经济的流动资金。这一增长模式下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中国来实现。当美国人通过借贷来消费时,这些钱通过中国蓬勃的出口流到了中国,这些资金进入中国的银行体系,然后自动流入中国的国有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商手中。中国投资的强劲增长创造了对原材料和设备的大量需求。这些资金又流向日本和沙特这样的国家。而日本和沙特本国内没有有效的投资渠道,它们又将资金投向美国,购买美国国债。如果美国的贸易赤字减少,中国的投资增长率也将下降。

至于中国,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工业配套水平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持续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加速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种趋势没有因为一些短期性因素而发生转变。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让外资以资本或技术参股甚至控股的形式实质性地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中国加入WTO已逾四年,银行、保险以及零售业等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跨国并购提供开放而有序的环境。从2005年起,中国进入一个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的后过渡期,中国将在商业、运输、金融、旅游等9个部门和90多个分部门逐步实现承诺市场开放。2005年整体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到10.1%;工业品平均关税将下降至9.3%;汽车关税进一步降低,并取消汽车进口配额;将对信息技术产品实行零关税,并取消所有信息技术产品配额;中国将允许外资在国内及国际基础电信服务业务设立合资企业,外资股比可达到25%。此外,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外资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一重大举措。

双引擎也面临各自的内在矛盾

经济失衡问题是目前困扰全球各国经济首脑们的一个大问题。美国堆积了巨额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也在逐年增加。而东亚国家却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债权。这二者并存,如同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届时,整个国际金融体系都将遭到冲击。GDP的快速增长却与金融状况恶化几乎是同步的。尽管美元疲弱,美国的贸易赤字仍增长了13.5%,占其GDP的比重也达到创纪录的5.2%。2001-2004年,中国固定投资翻了一番,埋下了产能过剩的种子,中国银行系统似乎总是免不了坏账的侵袭。

中美双引擎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是:美国国债的信用度(因为财富储藏的最终工具是美国国债)和中国银行系统承担风险的意愿。这一增长模式的副产品是:美国的贸易赤字和中国银行系统的坏账。只要全球投资者不担心美国的偿付能力,同时中国民众相信中国银行系统的偿付能力没有问题,当前的经济游戏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但是,也要意识到这一增长模式存在两个主要限制条件:第一,可获得的自然资源。当自然资源出现短缺时,流动资金就将进入这一部门,导致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同时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第二,全球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上限。当美国的贸易赤字吓到投资者,必然导致美国资本成本的提高——长期利率上升,最终将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美联储是全球经济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其它央行只能通过增加和减少自身的外汇储备来影响其国内市场上的流动资金数量。美联储则拥有无限制发行钞票的特权,它在提供大量流动资金的同时,也为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埋下了定时炸弹。然而,格林斯潘先生已经习惯于延长泡沫的存续期并借此为美国经济谋取额外的好处。美联储政策过度刺激了资产市场——先后表现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刺激了美国的需求,结果美国出现巨额贸易赤字;中国则出现投资泡沫,后者还导致自然资源通货膨胀。

美国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借来的资金和借来的时间”基础上的。所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欧洲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否愿意继续通过购买美国资产(如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等)的方式借钱给美国人花。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的长期“双高”赤字并未给经济带来太大的麻烦,而且其大规模的进口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与其他国家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如果长期累积起来的风险在商品、市场和资金的某一条链条的断裂上释放出来,其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如果美国不进行重大政策调整,美国的财政状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美国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必将会危害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美国人给世人的印象是多吃多占,那是因为它凭借美元霸权地位实现的。但美国的贸易赤字也绝对不可能持续。对美国而言,它是世界上最灵活、调整最快的经济实体,其市场充满活力。对那些新加入世界经济的国家而言,能与美国做贸易非常重要。相比之下,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灵活性比美国差得多,这就使美国承担了创造市场需求的任务。但是,表面上相安无事助长了美国的放纵,现在,美国的贸易赤字目前已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美国的经济学家以及决策者感到害怕。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中,通货膨胀不再是主要问题,因为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的需求会自动引发新兴经济体的供给。然而,这种做法很容易制造出资产泡沫,因为资产泡沫暂时消化了通货膨胀——多余的流动资金将在资产市场上找到了出路。比如,自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泡在过多的流动资金之中——如今全球经济就悬浮在流动资金的泡沫之上。2000年技术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而降低利率,是导致流动资金泛滥的主因。

当前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投资狂潮绝对不可能持久。中国已经被发达国家盯上了,中国被指责搞倾销的案例越来越多,四面受敌,加之人民币面临着主要国家政府施压以及国际游资预期升值的双重压力。相应的外汇占款过大严重束缚货币政策手脚,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开始抬头。中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进口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保持高位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将会增强。原材料价格上升将会增加生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也不利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的固定投资有可能超过今年GDP 的一半,而用以维持投资繁荣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价格飙升的房地产业。按照投机商们的猜测,当目前所有在建的房地产项目竣工时,按照中国各大城市时下的房价计算,房地产业的销售额将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但是,现在售出的数量庞大的房子,实际上是透支了未来房地产业的市场需求。(谢国忠,2005)中国城市的居民们被最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吓坏了,很多人决定提前预算,提前买房,再过几年,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量将大幅缩水。

吵吵囔囔的国际社会

当国内问题无法解决时,指责别的国家有问题,而且强迫别的国家采取措施,企图借此掩盖本国经济金融问题,这是一些国家的常用的手法,美国在这方面尤其擅长,过去三年来,一些美国官员一直没有停止指责中国的固定汇率机制,认为中国的固定汇率机制当今世界经济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要使美国经常帐户赤字在两年内减半,即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降至3%,亚洲货币的贸易加权平均汇率需升值18%,人民币将首当其冲。要消除全球失衡,亚洲货币需有更大幅度的升值(35%),包括英镑和欧元在内的非亚洲主要货币也需升值10%至20%。

很多美国官员认为,中国大幅升值人民币就可以完成美国要通过经济衰退才能实现的调整。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如果中国升值人民币的幅度够大,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将导致热钱离开中国,中国经济将硬着陆,这将给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压力。如果中国小幅升值人民币,则将不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导致更多的投机资本流向中国。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极度宽松,这在加剧问题恶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很可能远远大于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低利率导致房价的上涨愈来愈带有投机色彩,这同时也造成个人储蓄水平低下和经常帐户赤字扩大。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美联储应促进劳动力市场更大的弹性,而不是着眼于宏观刺激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当今全球经济中,试图利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完全就业,无异于自取灭亡。谢国忠先生认为,美国需要发生一次经济衰退,衰退是涤荡经济繁荣期所产生的泡沫的一个必需阶段。

废除美元霸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办法是什么?十个人可能会给出十个答案。在美元霸权庇护之下所实现的“多吃多占”——由此创造出需求并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最终会遇到一个问题,美元崩溃。美元崩溃意味着美元霸权的终结,也意味着由美国创造的需求大幅度下降。这也许是终结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最好的办法。欧元曾经被市场人士看成是挑战美元霸权的货币,这没有什么错。但是,由于欧元所涉及的市场需求有限,以及欧元区政治经济外交关系复杂,欧元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笔者认为,人民币到了出场的时候,只有人民币与欧元的联合,才能将美元霸权地位挑落马下。让它与欧元、人民币平起平坐,三种主要货币共同充当国际货币。

问题在于,由于利益关系,也由于方便和习惯,美国不会自动退出美圆霸权的舞台,中国也极不愿意在它的金融体制健全之前把人民币匆忙推向国际金融大舞台。因此,双方继续把各自现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于是,世界经济失衡现象愈来愈严重

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什么叫市场经济呢?大概一百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百零一种以上的说法。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个别利益的经济;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的经济;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价值经济。还有说是自发性的经济、竞争的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信用经济、法制经济等等。

应当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包括“私有制”的说法。但是这些说法都像是“盲人摸象”,都只触及一个局部,都没有总体的概括力。

什么是市场经济?其实很简单。市场经济就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

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和发展,其根本基础首先在于分工的普遍化。我们说,没有工业化就不会有市场经济。为什么呢?因为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才能造就社会普遍分工的物质基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不需要交换。最多是一家之内的两口子交换产品。农业文明时代,农村妇女天天晚上摸黑纳鞋底也供不上一家人穿鞋。用机器生产,一个工人一天能缝100双鞋。现在工艺又改进了,不用缝制了,用胶粘。一个工人一天能粘1000双鞋。生产这么多鞋,当然不是他自己穿,或者给他家人穿,或者给他老板穿。干什么用呢?用于出售。就是交换。

分工还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可分工引起的交换并非只有出售一种方式。计划经济下也有分工,但大量的产品是“计划调拨”的。不是真正的出售。因为“一大二公”体制下的传统理论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用不着算计那么清楚。“肉烂在锅里”。谁多谁少不都是“国家”的吗?或者说是“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吗?我们在改革的初期就开始力图打破“大锅饭”。但那个时候所说的“大锅饭”主要指企业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其实原有体制下最大的“大锅饭”并不在平均主义的分配上,而在于否定等价交换的市场交易原则上。

市场经济下的交换就是“亲兄弟明算账”的交换。交易双方必须计较多少,必须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们都有在菜市场买菜,和卖菜的小贩讨价还价的经验。萝卜白菜的价格贵一毛钱,小贩的利益就多一毛钱。价格便宜一毛钱,买方的消费者利益就多一毛钱。谁的钱也不是白来的。

请注意,交换中这个“必须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行为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市场经济一切规律的根本出发点。在所有经济学中,其实都存在一个无需证明的、共同的假定前提。这个假定前提就是,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我们的改革实践已经明确无误地证明,公共利益、共同利益一定是建立在个别利益的基础上的。否定了个别利益,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公共利益。在我国农村改革前的人民公社中实行“工分制”。理论上说,谁干活都会导致大家共同的分值提高。这种“工分制”把大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了吧?但实践证明,这种否定个别利益的制度设计导致了农民“出工不出力 ”的反抗。无穷无尽的政治运动、反复的“大公无私”教育也无助于事。结果是大家共同受穷,谁的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首先进行的改革就是“分田到户”, 承认农民的个别利益。结果是什么呢?是1984年建国35周年庆典时,邓小平在天安门阅兵那个时候,全国农民高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不想扯进“人是不是自私的”这种没有多大意义的争论中去。我认为,这个争论就像“无所不能的上帝能否提出一个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那样的一个悖论命题。悖论本身是门学问。研究悖论也是有意义的。下面我们就会讲到,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都充满悖论。比如,“分散的所有权能够更高效率地集中资源”。但这个“自私”与否的争论是把人的本质这种哲学命题拿来解释现实、生动的社会经济生活。迄今动辄质问别人这种问题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对理想社会向往的单纯。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论证方式上有个“归缪法”。例如我们可以问,人都是要的,人就不应当避求生了吗?

实际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十六大”报告说,不能以人有财产还是没有财产、财产多和少来区分人们在政治上的先进与落后。我认为,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在理论上诠释为,不能以人们是否有趋利避害的利己动机来区分人们在政治上的先进与落后。“十六大”报告说,关键要看人们的财产是怎么来的。在我们的问题中,关键是趋利避害要有规则。

大家知道,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经济学重点研究的就是有限的资源,或者说,稀缺的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由于资源有限、机会有限,当人们都想趋利避害的时候,由此就产生了竞争的问题。

供给不足,大家都想买到,那就产生了需求方的竞争。供给充分而需求不足,卖方就希望买方优先买自己的产品。由此就有了供给方的竞争。供求双方讨价还价表现为供求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是无所不在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变化万千。不仅同类行业之间、满足同种需求之间的产品会有竞争,例如出版社和电视台之间有竞争;生产完全不同产品之间的企业也会有竞争。因为有可能两个企业、两种行业会使用同一种资源。例如石油既可以作燃料,又可以生产化工产品。而石油是有限的。技术替代、功能替代、效用替代都会导致竞争。

在过去一些年的改革过程中,大家对竞争的存在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对竞争的评价恐怕仍有不同看法。因为竞争必然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公平的问题。还有人更把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道德化,说,承认人会“趋利避害”就已经颇有“抑善扬恶”的味道了,还要提倡竞争,这不是在倡导“弱肉强食”的罪恶理论吗?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1年的春运前夕,国家计委就“旅客列车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

这个听证会实际上就是用价格竞争来解决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和公平问题。在春运这个例子中,我们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呢?也有。例如,我们也可以不提价,沿用让大家提前排队的办法,谁买到算谁的。但这个办法中,旅客彻夜排队的代价、“走后门”的代价、让“票贩子”倒票赚走的代价加到一起,可以肯定地说,需求方多支付的代价要远远大于火车票涨价的代价。更重要的是,作为需求方,涨价时旅客们多支付的代价将直接有助于铁路今后增加供给,而在“排队”方案中旅客们多支付的代价则完全无助于铁路供给增加。再例如,我们还可以用计划经济下的配给方式。每个公民发500公里的铁路购票证,大家自己去相互调剂余缺。这个方案听起来够公平吧?但是社会能够承受,或者说有必要承受这么大的一个资源配置成本吗?而且可以断言,即或这个方案真的行得通,那“购票证”的将立刻兴盛起来。真正需要购票的旅客真的能够少付代价吗?

那我们在竞争中就不需要关照弱势群体了吗?就不需要体现公平吗?需要。这个公平同样可以,而且应当通过价格杠杆实现。那就是加大软卧票的涨价幅度,降低硬座票的涨价幅度。后来实际实行的涨价方案证明是正确的。

我们说对软卧票多涨价,是不是就是一种非市场化的不公平呢?不是。这个建议是有充分的经济学道理的。

经济学上有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影子价格”,一个叫“机会成本”。

先说“影子价格”。铁道部关于春运涨价的理由之一就是存在着“影子价格”。在火车票这个例子中,大致说,票贩子卖出来的价格就是春运票价的影子价格。票贩子们都知道,倒腾硬座票是挣不了多少钱的,加价幅度很有限,能挣钱的是卧铺票。这因为稀缺。这个稀缺不仅表现为卧铺票少,而且表现在买卧铺票的人购买力强上。影子价格是最能表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既然你铁道部提出了“影子价格”的理由,那就应当遵从“影子价格”所表现出来的价格差。软卧的“影子价格”最高,所以软卧就应当多涨。

再说“机会成本”。你来听讲座就得少做生意。少做生意的损失就是你听讲座的机会成本。要让人家说听这门课“值”,就得让大家觉得听这个课的收益大于你的机会成本才行。

那在春运这个例子中,铁路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我们假定正常情况下一节硬座车和一节软座车的票价销售收入都是一万元。现在由于春运超员,硬座挤进了更多的人。比如说50%吧。票价不涨,一节硬座车厢已经可以有一万五千元的票价收入了。可是软座一般不能超员,收入还是一万。你说铁路该不该考虑少挂一节软卧多挂一节硬座,或者对软卧提价50% 呢?因为这时软卧车厢的机会成本已经提高了50%。提价50%才能让软卧的机会成本和硬座的机会成本持平。这很公平。

硬座是在超员情况下增收50%的。就是说每个旅客享受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而软卧即或提价50%,因为并没有超员,旅客享受的空间并没有缩小。那么坐软卧的旅客该不该为供求失衡条件下占有优质资源再多付一些代价呢?应该。在这个例子中,在硬座不提价的情况下,软卧只涨50%还不行,应当涨80%,甚至100%才合理,才公平。如果硬座提价,那软卧应当涨得更多。

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竞争。竞争有什么好处?竞争的好处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不仅是把资源配置给更有效率的支配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不断促进社会、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三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在很多场合,用不着开很多会,无休止地讨论个没完,谁出价高就卖给谁。决策变得非常简单。

市场经济下制度与秩序的本质是社会共同约定。

我们知道,有了竞争,就必然引起另一件事,那就是秩序。近年来媒体上经常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就是整顿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讨论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市场经济发展了,竞争普遍化了,人们才需要考虑和关注秩序。

要有秩序就得讲求规则。没有规则就乱套了。那就不是竞争,而是战争了。战争也没离开规则。战争的目的用经济学眼光看有两种,一是通过践踏规则掠夺资源,二是通过强制手段重建规则。

规则、秩序都是一种制度安排。我们说到过,制度安排就是一种社会共同约定。那什么是市场经济秩序呢?由此而来,市场经济秩序就是为保证社会经济系统顺畅运行的社会共同约定。

市场经济下的各种秩序,或者说各种社会约定是人们在万千次交易、竞争中总结出来的。人们在市场交易的实践中逐步懂得,建立秩序是有利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的。约束所有的人,也保护所有的人。最初的秩序、规则可能是自发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发的秩序、规则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有了经过特定程序,由专门的社会管理部门制定、颁布的规则和规则约束下的秩序。社会共同约定是市场经济秩序。把这种约定上升为法律、法规、交易规则、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道德准则等就是规则、制度。

人们对竞争经常有善恶褒贬的说法,但对秩序、规则本身则一般没有。不会有人说我们不需要秩序,不需要规则。但是对规则的认定则有很大的不同。

依据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化的社会共同约定,或者说社会共同行为规范,应当包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违背规范的后果如何”三个基本方面。常识可以理解,完善、顺畅的交通秩序一定包括“行人车辆靠右走”、“非机动车不可以在机动车道行使”和“违规要受到惩罚”三个组成部分。维护交通秩序的“硬件”设施、交通秩序的具体组织与维护者等都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违背规范的后果如何”这三方面基本约定的延伸。如果秩序出现混乱,一定是这三个方面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市场经济秩序及维护这个秩序的规则也同样如此。

现在人们在讨论秩序、规则时喜欢说“公正”、“公开”、“公平”的“三公”原则。这三项的确是建立良好秩序的根本基础。但怎么样才算公正、公平?大家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

在我国现实的市场环境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地方、行业、企业用种种形式搞垄断价,地区封锁的事。垄断价肯定是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但搞垄断价的人也有很充足的理由。什么理由呢?为了保证国家税收,为了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为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话听起来理直气壮。你消费者不过是个私人,为了国家、公家、国有资产的利益吃点亏还不是应当的么?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道理。

市场经济有个最基本的规律,叫等价交换。只能在供求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任何道德、法律或行政权力方面的不平等都会使等价交换的原则扭曲,都会导致市场经济关系紊乱。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就是,市场交易规则中不能有任何的超经济强制。

我们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基本关系是两个完全平等的经济主体之间关系。他们之间不应当存在一方利益优先于另一方的特权。认为企业、供有者、政府一方是公,是公有利益;消费者是私,是私人利益,认为不能让公有利益吃亏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是把不同的经济关系,把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关系偷梁换柱地换到了供给与需求、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上。在厂商与消费者的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公与私的关系,消费者不论面对国有、集体、个体或外资企业,都是等价交换的过程,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消费者没有义务为任何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承担责任,没有义务为政府的税费增收承担责任。

把生产与消费区别为姓“公”和姓“私”的观念其实是在所有制关系上姓“公”姓“私”的争论在消费领域中的延续。为什么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会出现混乱?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以及在这种错误观念下形成的市场规则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命题,我国的消费理论、消费政策也要拨乱反正,而且要从深层次拨乱反正。

有必要强调指出,消费者利用自己的合法收入,在合法的消费过程中支出货币以换取消费资料,这是市场经济下正常合理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在这个经济行为中丝毫也没有占公共利益的便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公有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毫不搭界。不仅如此,在当前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所要推进的恰恰是消费的“私人化”进程。例如公车改革、住房货币化改革、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等。可以而且应当理直气壮地说,这个“私人化”代表着对客观规律的顺应,符合历史进步的方向。

别以为维护消费者利益是个小事。消费者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有“消费者”这个概念吗?没有。那时只有劳动者、创造者、贡献者的概念。人们认为消费是恶,生产、贡献是善,尽可能少地从社会索取,尽可能多地给社会贡献,才是必要的、崇高的。市场经济不是这样的,有生产就有消费,消费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社会发展到今天,消费已经不再是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附属的环节,而是关键的、第一位的环节。创造出需求,才有生产发展的余地;创造不出需求,生产就会停滞、萎缩.经济就无法增长。改革发展到这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当前改革进程中社会经济关系调整最核心、最直接、最前沿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想,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是有效需求不足,是供大于求的失衡。过去几年来,我们花了那么大的政策代价去启动内需。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目前这个余额已经达到10万亿元。这说明,人们消费的物质基础是存在的,老百姓有这个消费能力。人们为什么不消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秩序不利于消费者,市场规则没有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当老百姓实现自己的消费行为时,他的利益总是受到侵害,你说他会愿意打开钱袋子吗?我们的消费者是理性的,是聪明的。他们不会因为市场规则的偏移而放弃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去选择那些质次、价高的产品。我们可以这样说,善待和尊重消费者,维护消费者利益就是扩大内需,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最重要举措。

市场秩序、市场规则不是哪个国家想怎么定就怎么定的。随着分工和交换范围的扩大,这种社会约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质上就是在加入一个世界公认的规则、秩序。WTO的核心问题是在“公平交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一系列协定,即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政府不能或只能尽可能少的设置障碍。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无法加入国际竞争中去,无法与外部世界形成稳定的分工关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产业、企业和外来竞争者之间将处于面对面的竞争格局,面对质量、价格、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诸多因素的较量。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在企业的规模、技术、资本实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完善交易规则的挑战。举个例子说,我们维护消费者权益就得按照国际标准,而不是按传统思维下的“中国国情”来说话。我们的出口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或者进口国规定的标准,不然就会受到抵制。

目前我国的水果生产在规模上已经是世界第一,在品种、成本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农残”问题。农药残留在水果表皮及其深处,洗都洗不掉。制成果汁都去不掉。这个“农残”标准不是我们定的,是有国际标准的。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市场规则,也是当前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国际竞争工具,叫做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壁垒、环保壁垒、消费者保护壁垒等。

不仅在国际市场如此。在国内市场上也得遵守国际共同的“游戏”规则。例如,如果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标准低于国际标准,那么消费者就会买外国企业的东西。中国企业就不可能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中取胜。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企业能否承受得了国际标准。为什么承受不了呢?为什么只能由中国的消费者承受较低的权益保护标准,不能由企业承受较高的国际竞争标准呢?一方面,不是你想不想承受。这个共同的“游戏”规则是回避不了的。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比危机更能促进进化、进步和群体素质提高的了。事情逼到那一步,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只会做得更好,不会做得更坏。

要想建立规范的秩序,就得解决“不遵守秩序怎么办”的问题。这就要有法。法律就是专管“不能干什么”的。为什么人们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因为离开法制,市场经济的秩序、规则寸步难行。

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状况已经发展到了失控的程度。我们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有个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在“无法可依”与“有法不依”两方面中,有法不依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在“体制内”因素和“体制外”因素两方面中,政府、执法机构腐败及“猫鼠串通”等体制内因素的失控是主要原因;在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两方面中,依托行政权力的垄断行为、地方保护主义等非市场机制是主要原因。

有人把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原因归结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真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其说明的只是表层原因。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尽管仍不健全,但禁止和惩处故意危害人民健康与社会安全行为的法律还是明确具备的。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毒大米”、“‘豆腐渣’工程”出现的原因并非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关键是为什么有法不依。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市场经济秩序出现普遍性混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唯利是图或法制、道德操守低下。在任何制度背景下,唯利是图、损人利己、铤而走险或缺乏遵守共同行为准则意识的人总是存在的。所有的经济学说都有一个共同假定,即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不论社会具有怎样的公开约定,如果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当人们发现,破坏制度总是可以比遵守制度获得更大的收益,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一定会趋于紊乱。因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从遵守制度转向破坏制度。譬如制售假货可以骗钱且不受惩戒,或违规成本远低于违规收益时。这一点从常识中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普遍性的“有法不依”?因为维护制度的人或机构本身也在从破坏制度中捞取“好处”。可以断言,凡是违规、违法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地方,一定有执法者与违法者的串通,一定有执法者从违法行为的存在中获取利益。

这期“话说什么是市场经济”要讲第三个问题:开拓信用资源的制度基础是财富归属的多元化。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碰到一个问题。“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方式不能满足需要。有时候需要先交钱后付货,有时候需要先付货后收钱。交换这个过程在时间被分割开了。还不仅如此,人们还看到,有时候做生意时自己的资金不够,可以和亲戚朋友借。在进一步发展中,人们发现,这种“借”还可以由一个专门的社会中介机构来承担,当成个生意来做。于是就有了银行。由此,就发展起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信用经济。以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信用工具、信用方式被创造了出来。比如说人们已经有一定了解的债市。企业发债,投资者买企业债。在这个借贷关系中,双方谁也不认识谁。那债权人为什么能够把自己的钱让债务人拿去用呢?因为有信用参与其中。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信用原来也是一种资源。利用信用资源,可以放大实际的资源规模,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动员更多的闲置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在我国过去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动用信用资源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我们的改革开放始终是伴随着信用资源的利用、优化配置和扩张而发展起来的。上海的宝钢最开始就是借钱盖的。债权融资在我国不是一件新事物。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借钱就是动用信用资源。但是当时动用的主要是政府和财政的信用资源。此后,我们不仅懂得了动用信用资源,而且这个信用资源的涉及领域和范围还越来越扩大。

在90年代后期,我们有以增发国债为基本内容之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等。这个历史过程表明,信用资源已经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现在大家对国债这个信用形式的投资品种已经很熟悉了。最开始发行国库券时,各单位是摊派的,不买都不成,从你工资里扣。现在买国库券要排队。由于国库券具有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好等特点,现在这种信用品种已经为社会所普遍认同。

目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的信用资源动用得比较充分了。不是没有余地。还有余地。在2002年和2003年的“两会”上,有一些人大代表对持续增发国债的“积极财政政策”提出质疑。一些经济学家,包括一些媒体,也对这个问题有各种看法。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总体上说,我们现在的国债规模占GDP总额的比重明显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继续动用财政资源还有余地。但这个信用资源即便有余地,也要慎用。因为财政的信用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个信用资源应该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更多地配置到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而不是简单地配置在经营性资产的扩张上。公共产品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等,也包括推动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以及调整社会公平程度等。这些方面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一方面,政府的信用资源动用得比较充分了;另一方面,企业的信用资源动用得比较过度了。正因为企业的信用资源动用得过度了,才有了人们所说的“三角债”,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等诸多的社会现象;才有了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但与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相对照,我国十三亿人口的个人信用资源则几乎处在空白状态下。而个人信用资源恰好是我们国家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有人说中国现在信用缺失。这个看法不对。信用是我们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语言中,“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样注重信用的话俯拾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贩夫走卒到文人仕子都格外强调信用的重要。中国人怎么会没有信用呢?中国怎么会是个信用缺失的社会呢?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社会经济秩序存在着混乱,我们上面提到了。再一个是我们对市场经济下开拓信用资源的方式尚远不熟悉。例如,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资本市场就是股票市场。其实这个认识很片面。资本市场包括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股市,另一个是债市。一年期以上的债市也是资本市场。在所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债市的规模都远远大于股市。在过去七年中,发达国家债市的融资规模是股市的七倍。而在我们国家,债市小得可怜,和股市的规模相比明显失衡。

我国的个人信用资源没有被合理地动员出来,和我们的社会服务、社会投资、社会金融体系不完善是密切联系在一块儿。

现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上股份制银行发的各种各样的卡,数一数,没有—百种,大概五十种也有了。每一个银行自己发的卡就有很多种。如果在城市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你口袋里和抽屉里的卡,用的和不用的大概有十几种。但是这些卡在开拓个人信用资源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分割着个人信用资源。

假定你拥有某银行的信用卡。信用卡通常都有一个可以透支的额度,当你—不小心花了7000元超过你的5000元的透支额度了,并且忘了按期归还,这可能给你惹下很大麻烦。实际上,你的信用资源是不是连这7000元都不能支撑呢?远不是。可能在同一个银行,你的活期账户上还有5000元,一年期定期存单还有三万元,甚至存款还

借贷与通胀的关系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采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采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采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资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97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资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97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97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采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采储量受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发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资源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资源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采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97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7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97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97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97.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资源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计划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资源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资源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资源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资源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中国是否通货膨胀

总体而言,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害的经济现象。并且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胀意味著一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在外汇市场,通胀是影响币种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汇价走势对通胀的反应往往是复杂的。

一国货币的贬值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通货膨胀引起的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减少,就是对内贬值。而对外贬值就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汇率的下跌。我们要考察通货膨胀对汇价变动的关系,就需要了解货币的对内贬值与对外贬值的关系。

以欧元区和美国为例,假如欧元/美元汇率现在为1.2000,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可贸易产品,在美国需要花费120美元购买的东西,在欧元区100欧元就可以买到了。假如美国的通胀率为5%,一年之后,现在120美元能购买的东西,需要花费120*(1+5%)=126美元才能买到。如果欧元区通胀为0%的话,100欧元的东西,一年后还值100 欧元。这样,理论上欧元/美元的汇价现在变为1.2600。也就是说,一国的通胀将引起本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

应该指出,以上仅是极端情况下的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汇率。在现实经济中,一国政府往往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往往采取加息或者缩紧信贷等措施以抑制通胀,利率的变动造成了资金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这种变动蔓延到资本市场,造成证券价格的变动。具体体现为股票市场的走低,和债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后者使得债券市场相对于别国的债券更具有吸引力,这有可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加息国,从而形成加息国货币的买盘。这对加息国货币是有利的。目前外汇市场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在美国自2004年6月1开始加息以来,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进行了11次连续加息。当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的第五次加息宣布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后,美元利率自1998年来第一次超过了欧元2%的利率。而外汇市场也逐渐形成一种逻辑思维∶

通胀压力增大——中央银行可能加息——资本市场吸引力加大——货币上行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维,美元在今年总体走势强劲,持续的加息预期抵消了市场对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担心,欧元/美元从去年底的历史最高点1.3665持续下跌。而每当美国,或者欧元区,或者英国公布强于市场预期的通胀数据时,其货币就会上扬。

但是,加息对于治愈一国的通胀真的是有效的吗?以及,持续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了吗?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动型。考察美国的国内经济,一方面由于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现象,而美国抵押贷款利率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过去1年多来,国际油价自30美元/桶节节攀升,现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涨幅超过100%。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价的飙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即油价的上扬造成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但这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能否演变为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关键要看美国生产企业的定价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国企业的输出商品价格能否随著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调。实际上,由于全球化的竞争,制成品的价格很难上调。能源价格的上扬仅仅通过成品油,如汽油价格的上扬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较高,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并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响之外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加温和的局面。也就是说,油价的上扬并未全面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层面。而油价的上扬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法控制的。下图给出了去年6月份以来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近半年来节节攀高,特别是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25年来的最高月比增长率1.2%,但核心CPI却始终维持在0.1%的低水平。显示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的通胀压力。

相关知识——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核心CPI即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因此,一般将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费价格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并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

一方面是由于住房抵押市场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产投资需求过热,另一方面是由美联储无法控制的油价上扬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显然,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动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动并不能抑制油价引起的通胀,相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的上扬必然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这对于饱受物价上涨之苦的企业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项负担。而商品定价能力的缺失又让企业无法转移这些负担。这就产生了加息的悖论,加息治疗通货膨胀可能无效,但加息却会造成经济的放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率的传导机制不通畅。美联储理事桂恩(Guynn)就认为,美国企业的定价能力偏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这点从英国经济中体现更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就传言英国将会加息,但出于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来今年8月份的减息行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和能源价格、海外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令英国经济陷入滞胀危险。因此,通胀不再被市场看作加息的信号,而是出现一种难以治愈的经济梦魇。

能源价格的上扬,将引起可能的消费需求放缓,和由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消费需求的放缓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低迷。伴随著通胀的经济低迷给货币政策制订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难度。仅凭加息或者减息是难以治愈这一顽症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当经济增长出现过热时,会伴随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当经济增长乏力时,经济中最活跃的投资因素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明显,此时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整。

在高油价的前提下,为什么过去大半年来美联储的稳步加息总是不断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对油价产生作用,但可以通过对强势美元的支持来达到抑制油价的目的。这一思维的逻辑依据是∶

加息——美元上扬——美元相对购买力增强——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输入型通胀受到抑制

但是,随著石油生产国不断将出售石油赚取的美元转换为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这一逻辑路径的延续性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强的前提是美国资产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于油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心,而持续不断的加息行动会加剧这种担心。近期报出的美国通用汽车信用等级降低,以及瑞富财务丑闻等事件,都将抑制国外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需求。虽然美国国债不会受到信用风险和企业盈利的影响,但毕竟其投资容量有限,美国政府不可能无限度的膨胀其国债规模。如果布什政府能实现其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计划,联邦政府依靠国债市场来弥补预算的意愿就会减弱,国债的发行量反而会减少。有限的资产供给下,需求的增加会造成价格的上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谓“长期利率之谜”就会再现市场。这显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吸引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联储连续的加息压力之下,特别是未来还将继续加息(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将利率最终提高至5%的水平),美国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压力。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银行等大型银行利润率的飙升,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美国企业利润下降的警告。这是因为加息将企业利润通过融资成本转嫁到银行利润了。但这一现象不会持久,企业利润的最终下滑,将下挫投资意愿,而我们知道,投资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损害经济的。而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将最终由美国经济的走缓而抵消。

乙醇汽油伤不伤车?和纯汽油对比动力,油耗,公里数相差大吗?

近期,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以及物价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成了金融界的热门词汇。那么,中国现在是不是已经陷入通货膨胀?如果物价继续上涨,货币政策方面是否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调高存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利率?今年的GDP增长速度会不会因些而放慢?证券市场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我们邀请了金融界知名专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王松奇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贺力平教授,一起探讨通胀形势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通货膨胀的经典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过程”,不管是什么因素推动的,只要度量物价水准的指标持续上升,就可以认定经济体系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

通胀苗头已现

记者:近期CPI指数持续攀升,央行行长周小川也一再强调目前通胀趋势已非常明显。您认为当前的形势是否就是通货膨胀?

王松奇:通货膨胀的经典定义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过程”,不管是什么因素推动的,只要度量物价水准的指标持续上升,就可以认定是经济体系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日前周小川行长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观点无可非议。

贺力平:人们通常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或下降。前几年中国出现了消费物价的下降,人们谈论通货紧缩;与之相对,现在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相应的用词就是通货膨胀。当然这不是很接近于老百姓所说的通货膨胀,因为普通老百姓所说的通货膨胀可能主要指价格的全面上涨。从目前看,价格水平的上升只发生在某些产品或者某些行业,而另外一些产品、另外一些行业没有上升。这显然不能说是一种“全面的通货膨胀”。但是,作为反映全部商品,或者说影响人们生活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指数,现在的确在上升。新数字是2004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一年前(2003年1月)上升了3.2%。这是年度的价格上升水平,显然与几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已经上升,或者说出现了上升。

出现这种上升,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意味着物价水平还会继续上升,或者停留在目前水平围绕3.2%上下细微波动呢?这些可能性都存在。国内外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中国未来一段时间价格水平的变化,所以说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目前尚难有定论。

遏止通胀预期更重要

记者:那么,防范通胀的关键因素在哪里?为防止通胀苗头继续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王松奇: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通货膨胀,首先要区分通货膨胀的类型并研究其生成机理,然后对症下药。从中国2003年物价上涨的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农产品涨价对部分消费品价格上升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是近年来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二是去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2002年,近年来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变动率上同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率已大体趋同。(2)信贷扩张速度过快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速增长,若干原材料短缺严重,价格急剧上升并因大量进口导致国外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结果迂回影响许多工业制成品工厂成本并对多种产品形成价格上升压力。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币值稳定,当通货膨胀苗头出现,为了遏制物价上涨的惯性效应,货币当局理应作出反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无论是因为粮食减产还是源于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递效应,都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无关,中央银行能够施加影响的只能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速度及与此相关的部分行业过热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等问题。

2003年6月,中央曾出台过针对房地产信贷问题的121号文件,这是一个窗口指导性措施。事实证明,其收效并不十分显著。由此看来,2004年中央银行在以抑制信贷过速扩张为调节重点的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似乎应当另想一些办法,如在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方面采取一些新的动作等等。

贺力平:各种物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是随着经济的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随着技术的变动,随着贸易开展等等不停地出现的,这是市场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但是,如果出现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尤其是异常的变动,那么往往需要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货币政策或者说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各种政策工具,能够起比较大的作用。在这里,应该说明一个重要区别。过去流行的一个说法是,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防止通货膨胀。这一般或粗略地来说,是对的。但是,应该承认,最近20多年,国内外经济学界围绕通货膨胀经过反复研讨得出的一个重大成果是,货币政策调整不仅仅是需要采取紧缩措施去治理已经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样做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线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原始的货币政策。

新的货币政策原则从根本上说是预防或者逆转通货膨胀预期。现代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预期才是推动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社会公众普遍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哪怕是在通货膨胀较低的水平上,或者说价格上升速度还比较慢的时候,通货膨胀也势必到来。如果通货膨胀预期较小较弱,货币政策可能会很有作为,而且可以起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是谈论一个高程度、大范围的通货膨胀现象的话,货币政策所应对的对象就是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了,价格水平出现持续不停的爬升,货币当局只能采取很简单的对策,那就是全面收缩的措施。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有多方面的含义。它可以意味着所有政策性利率水平的上调,所有信贷扩张被限制,所有基础货币的发行被中止。这只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才出现的。目前的情况很不一样。货币当局所面对的很可能是带有某种不确定因素的、轻微程度的通货膨胀预期。对待这种新情况,货币政策取向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必要的。

政策与经济“预测竞赛”

记者:最近有人建议央行调高存款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考虑到利率调整的时机问题,您认为利率调整是否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

王松奇:在中央银行手中,有价格型工具、还有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作用机制复杂,传导过程曲折;而数量型工具作用机理简单,传导过程简捷。到底选择哪一种工具,全看调节的紧迫程度和目标的预期值域。

为适当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过度扩张及降低扩张中生成的金融风险,我们似乎可以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间进行根据选择。变动利率一般要以实体经济部门中企业资金需求有充分的利率弹性为前提。从2003年的情况看,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都成了厚利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些许的贷款利率提升在这些行业的成本支出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靠利率这种价格手段无法达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看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运用行政性手段和数量型手段相结合,在行政手段的运用上,中国的监管当局早已驾轻就熟,问题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数量型手段。

在各个商业银行存在资本、资产、经营状况及风险差异的情况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贺力平:利率调整指的是政策性利率的调整。事实上,如果人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那么市场利率水平已经在发生变化了。从最近几个月国内货币市场,包括国债发行市场、资金拆借市场以及一些新的证券发行价格的行情,都可以看出,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动。引起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参与者,金融机构及投资者们已经考虑到了未来通货膨胀可能有一定不确定性。他们在接受、买卖这些资产和金融工具时候,形成了对买卖有关金融工具、金融资产新看法和新的回报要求。但我们说政策性利率水平,尤其是那些直接由中央银行来确定的存款利率、货款利率、再融资利率、货币市场回购利率等等,还没有动。显然,货币当局希望要稳定目前资金市场的情况,没有到必须调整的时刻。

不用说,利率是货币当局应对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预期的一个极重要的工具。这个工具一直在货币当局口袋里,随时随地可以使用。不能排除这个工具在今年或者说明年不使用。它的使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判断,即要判断人们是怎么看待价格水平的变动、看待经济的走势、看待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等等。综合考虑这些经济因素,不能说现在就应该调整利率。整个形势是变动的,货币当局也要动态地形成新认识和新判断,而且是科学的判断。很多时候需要去预测新形势,与经济环境进行某种“预测竞赛”。

可补充说的一点是,目前国内的利率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政策性利率水平较低。如果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及预期,货币当局如果需要调整利率也相应是比较小的幅度。

至于利率调整会不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这需要看国内利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它们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动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还要看套利资金的跨境流动性)。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国内的利率水平与国际市场并没有突出差距。如果多少有些利率差距会对一些资金持有者的资金流入决策有影响的话,这种影响肯定也是较小的。此外,对资金跨境套利者而言,他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是国外利率水平变动的可能性。比如,北美的利率水平目前也处于一个不确定时期。美联储有可能是在今年晚些时候上调其政策性利率。因此,中国上调利率现还没有受到一个很明显的国际环境制约。

不说那么多,拿我实绩经历来说。

我在上海加纯汽油,在山东加乙醇汽油。

感受如下:

1、动力弱化,加速无力。

2、满箱油行驶公里数明显减少。

纯汽油600公里,乙醇汽油560左右。

3、对发动机燃烧室及排气系统的影响。

肯定有,但是现在未拆车,无法判定损害成都。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一般汽油标号是93#/95#,当你在加油站看到E93#/E95#,就说明加的是乙醇汽油。我国全面推广的是E10乙醇汽油,国际上还有E20,E85等分别标识20%85%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

这不是新鲜事儿了,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早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然而,面对乙醇汽油,绝大多数老司机还是谈其色变。

◆乙醇汽油会使车辆油耗变高

不少权威人士、权威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在油耗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有受访车主表示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而美国石油协会说: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油耗会上升3%左右。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所以是高还是不高?用过乙醇汽油的车主应该都知道,车辆油耗确实会增加,一些车主甚至说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另外,乙醇汽油跟普通汽油价格是一样的。你说,同样的价格,换来的是更高的油耗,会受欢迎才怪。

◆乙醇汽油会很伤车

说法一:乙醇汽油燃烧后会生成乙酸,腐蚀车上的金属部件。乙醇产生乙酸,需要氧气和催化剂金属铜,但混合气燃烧的气缸中是没有铜的,产生不了乙酸。

说法二:腐蚀橡胶部件,这倒是真的。不过E10乙醇汽油的浓度还不至于严重腐蚀橡胶件,长期的话会有轻微的损伤。

说法三:伤害排气管。由于乙醇汽油燃烧比较充分,所以排气管中滴水比较多。尤其在北方天气比较冷时,排气管滴出来的水就被冻住了。长此以往,确实会损伤排气管。

说法四:造车发动机熄火。如果你的车一直用的是普通汽油,突然换成乙醇汽油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抖动甚至熄火的现象,尤其是里程数超过3万公里的车。乙醇汽油溶解的油路和油箱中的油泥等杂质,有可能会堵塞油路和喷油。所以,如果你准备加乙醇汽油,那么最好先去把油路和油箱清洗一下。

◆乙醇汽油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保质期要比普通汽油保质期短,超保质期后容易产生水油分层现象。所以,加乙醇汽油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加油站,在私人小加油站加的乙醇汽油可能更为不耐用。

综上,有些普遍的看法是不准确的,但是弊端其实还蛮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乙醇汽油呢?

1.石油资源的短缺。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技术成熟的燃料,自然是化石燃料很好的替代品。

2.大量堆积的陈年旧粮。乙醇燃料来自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获取成本非常低。

3.乙醇的含氧量比较高,能够促进汽油的完全燃烧,让能量压榨最大化。

4.乙醇的辛烷值很高,也就是说抗爆性很好。

5.加入乙醇汽油后, 汽车 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会相应降低。

好吧,优点还是很多的,而且很直白!为环境做贡献,为农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为两桶油做贡献,大家认了吧!

道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希望对你有用,感谢你的阅读。

按照国家标准,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一般汽油标号是93#/95#,当你在加油站看到E93#/E95#,就说明加的是乙醇汽油。我国全面推广的是E10乙醇汽油,国际上还有E20,E85等分别标识20%85%乙醇含量的乙醇汽油。

这不是新鲜事儿了,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早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然而,面对乙醇汽油,绝大多数老司机还是谈其色变。

不少权威人士、权威专家经过研究认为,添加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在油耗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有受访车主表示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而美国石油协会说: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油耗会上升3%左右。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所以是高还是不高?用过乙醇汽油的车主应该都知道,车辆油耗确实会增加,一些车主甚至说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另外,乙醇汽油跟普通汽油价格是一样的。你说,同样的价格,换来的是更高的油耗,会受欢迎才怪。

说法一:乙醇汽油燃烧后会生成乙酸,腐蚀车上的金属部件。乙醇产生乙酸,需要氧气和催化剂金属铜,但混合气燃烧的气缸中是没有铜的,产生不了乙酸。

说法二:腐蚀橡胶部件,这倒是真的。不过E10乙醇汽油的浓度还不至于严重腐蚀橡胶件,长期的话会有轻微的损伤。

说法三:伤害排气管。由于乙醇汽油燃烧比较充分,所以排气管中滴水比较多。尤其在北方天气比较冷时,排气管滴出来的水就被冻住了。长此以往,确实会损伤排气管。

说法四:造车发动机熄火。如果你的车一直用的是普通汽油,突然换成乙醇汽油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抖动甚至熄火的现象,尤其是里程数超过3万公里的车。乙醇汽油溶解的油路和油箱中的油泥等杂质,有可能会堵塞油路和喷油。所以,如果你准备加乙醇汽油,那么最好先去把油路和油箱清洗一下。

乙醇汽油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保质期要比普通汽油保质期短,超保质期后容易产生水油分层现象。所以,加乙醇汽油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加油站,在私人小加油站加的乙醇汽油可能更为不耐用。

综上,有些普遍的看法是不准确的,但是弊端其实还蛮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乙醇汽油呢?

石油资源的短缺。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技术成熟的燃料,自然是化石燃料很好的替代品。

大量堆积的陈年旧粮。乙醇燃料来自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获取成本非常低。

乙醇的含氧量比较高,能够促进汽油的完全燃烧,让能量压榨最大化。

乙醇的辛烷值很高,也就是说抗爆性很好。

加入乙醇汽油后, 汽车 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会相应降低。

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我国试点推行的乙醇汽油,是按照普通汽油 90%、燃料乙醇10%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也就是常说的 E10 乙醇汽油。对应着普通汽油的牌号,车用乙醇汽油也分为89号、92号、95号和98号四个标号。

截至2019年10月底, 我国已在东北三省及河南、安徽、广西、天津全境封闭推广乙醇汽油 ,在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湖北、广东、山西7个省区的50个地市半封闭推广乙醇汽油, 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情况

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在于,其 辛烷值高,抗爆性好,在汽油中含10%的乙醇,含氧量就能达到3.5%,无需改动 汽车 发动机就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一定清洗油路的功能,还能有效降低 汽车 尾气排放

据中石化工作人员介绍,车用乙醇汽油中的生物质燃料乙醇含氧,所以燃烧充分,能有效改善尾气排放,其中PM2.5减排30%、一氧化碳减排30%、HC化合物减排10%。每销售1万吨车用乙醇汽油,较非乙醇汽油减少一氧化碳排放205吨、HC化合物排放13吨。

此外, 使用乙醇汽油的车辆也更容易通过年审的尾气检查 。除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使用乙醇汽油还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如果全面使用乙醇汽油,至少每年可以代替减少5000万吨的原油进口,同时还能转化大量的库存陈化粮用以生产乙醇燃料。因而,现在乙醇汽油普及程度较高的北方地区基本都是产粮大省。

1、动力下降。 按照中国 汽车 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使用乙醇汽油后,40~120 km/h加速时间比使用普通汽油增加了12.57%。主要是80~120公里加速,乙醇汽油后劲不足,会出现动力下降的现象。 2、油耗增加。 通过实验表明,用乙醇汽油,总油耗比普通汽油高3%到5%左右。因为乙醇汽油的热值低于普通汽油,所以在发动机输出相等的情况下,就要烧更多的燃料。粗略计算一下,按照百公里10L的油耗计算,一年跑两万公里就要多出100L的油,按照现在92#的油价计算每年会多出近七百元。另外,据部分北方车主会反映,使用乙醇汽油冬天冷启动更难。 3、对发动机基本没影响,但会腐蚀橡胶件。 乙醇汽油本身对发动机几乎是不存在腐蚀性的,但是乙醇燃烧后产生的乙酸,就是我们常说的醋酸,对发动机里的橡胶件有腐蚀作用。尤其是乙醇汽油的含醇量超过15%时,这种腐蚀作用将更为明显。不过随着乙醇汽油的普及,很多新车的油路系统就使用了环保耐腐蚀的特种橡胶。比如新款本田CRV的使用手册上就明确注明推荐使用E10乙醇汽油。

4、更容易产生积碳。 乙醇汽油的汽化吸热高 ,当乙醇汽油经喷油嘴喷射到进气门背面时,进气门背面的温度会降低,汽油就不能充分地雾化,大分子的物质会形成胶质,从而在进气门背面易形成积碳。美国西南研究院也发现,1.8L宝马 汽车 开1.5万英里时,用乙醇汽油产生的进气门积碳比用普通汽油高四倍。

5、保质期短。 乙醇汽油的保质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长时间存放会出现油水分离的现象,导致汽油在油罐油箱中变污浊,打不着火。

1、老车使用之前,建议清洗油路。 根据各地推广实践,首次使用乙醇汽油,大部分车辆不需要清洗油路就能实现汽油顺利替换并正常使用。但对于行驶里程在3万公里以上,污垢比较多的车辆来说,首次用乙醇汽油后,由于其清洗油路的功能,其清洗下来的污垢反而会在进气系统或喷油嘴上累积,如果不清理,很容易堵塞。所以,老车首次乙醇汽油前,建议进行一下油路清洗。

2、按需加油。 由于乙醇汽油实际上是存在“保质期”的,如果不常开车,建议一次不要加太多,或想办法定期更换车辆中的汽油。

3、注意爱车保养。 发动机性能的下降、积碳增加会影响我们的用车体验,保养力度在日后肯定是要加强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讲,乙醇汽油是不会伤车的。全中国有那么多的地区在使用乙醇汽油,并且还要将乙醇汽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伤车那还了得?不过乙醇汽油中的乙醇是有比较强的清洁性的,如果你的车燃油系统比较脏的话,初次使用乙醇汽油可能会把油箱及管路上的胶质等清洗下来,造成汽油滤芯或者喷油器堵塞,表现就是 汽车 加油不畅,加速无力,一般用几次自己就好了,不行就更换一下汽油滤芯,再清洗一下喷油嘴。此外,乙醇汽油燃烧后生成的水比较多,在北方有很多车的排气管锈蚀,或者在寒冷的冬季排气管里面积水结冰,导致 汽车 无法发动。这些故障与使用乙醇汽油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使用乙醇汽油的车,与使用纯汽油的车,在动力、油耗等方面差距大吗?首先可以肯定的讲,差距是有的,具体有多大就不好说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驾驶员,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从理论上来分析应该是这样的:乙醇汽油 是由90%的纯汽油和10%的变性乙醇调和而成的混合物, 乙醇的热值是汽油的60%左右,这样计算下来,乙醇汽油的燃烧值大约降低了 4%。也就是说,燃烧了同样多的汽油,使用纯汽油释放的热量更多,在发动机热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转化成的机械能也更多, 汽车 自然就动力更强,油耗也更低。

根据很多网友的反馈,使用纯汽油和使用乙醇汽油在加满一箱油的情况下,行驶的里程大约会相差50公里。比如某款车加满一箱纯汽油可以行驶600公里,那么加同样多的乙醇汽油只能行驶550公里左右。这一点我也求证过:我家在东北三线小城市,使用乙醇汽油,距离北京大约是七百公里。我内弟在北京工作,他每次从北京返回时,都可以一箱油开到家,但是他从家去北京的时候,就必须在接近北京的地方加一次油。这应该是乙醇汽油不耐烧最好的对比与佐证吧!因此,我对乙醇汽油更环保这一理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虽然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降低了,但汽油消耗的更多了,排放的尾气更多了,有害物质的总量不还是没变吗?这样看来,乙醇汽油环保不就是一个悖论吗?

首先,乙醇的能量密度没有汽油高,意思就是同样体积的乙醇燃烧没有同样体积的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更费油一点,之所以感觉不明显,原因在于目前国内添加量为10%,感觉不出来。

其次,乙醇燃烧会产生的衍生物质中含有乙酸,这是一种酸性强腐蚀物质,正是因为这种燃烧衍生物存在,所以乙醇不能作为替代燃料且添加量需要严格控制。

乙酸的长时间聚集,会对车辆缸体,进排气系统,发动机内金属部件进行腐蚀。

现在的发动机机油里都有一项参数叫储备碱值,就是为了中和酸性组织存在的。

所以,第一:乙醇汽油会增加油耗,这个毋庸置疑。第二:会对车辆发动机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到程度不高,过程也极其缓慢,不用太过担心。

质疑乙醇汽油腐蚀发动机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看看乙醇燃烧后会不会产生乙酸,再就是德国为什么不再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伤不伤车?和纯汽油对比动力、油耗、公里数相差大吗?

首先回答的是乙醇汽油不会对车辆造成伤害和损害,这点从乙醇汽油投入使用二十余年来已经得到证实。

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对比在动力、油耗、公里数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很小。在动力上很多老司机感觉乙醇汽油没有纯汽油有劲,而且不抗烧,跑的公里数上可能没有纯汽油跑的多。其实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基本没啥区别,在动力、油耗和公里数上相差无几,不会有明显的感觉。

乙醇汽油通俗来讲就是指乙醇和汽油的混合产物,用可再生的粮食与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兴清洁性能源。在汽油中掺杂了乙醇之后,会导致燃油的辛烷值降低,动力自然会随之下降。另外,乙醇具有挥发性,若车辆长期搁置后,燃料中的部分乙醇会自动挥发掉。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无论是受访的车主还是专家,都纷纷表示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相比,不会增加油耗;还有受访车主坚定地说:用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还要省。

这与一些车主的实际体验有出入,因为不少车主用上乙醇汽油后,感觉不如纯汽油“耐烧”,加同样多的油,乙醇汽油跑的里程明显要少一些。

美国从1979年开始推广E10乙醇汽油,现在美国境内已经普及;从2010年起,美国又开始推广乙醇添加比例更高的E15汽油。所谓E10汽油,字母“E”代表乙醇,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汽油中加入乙醇的比例,比如E10就是加入了10%的乙醇,E15就是加入了15%的乙醇——我国目前推广的是E10汽油。

关于乙醇汽油的经济性,美国能源部官网上的解释是:每加仑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每加仑汽油中所含的能量少,所以, 汽车 使用乙醇汽油时,燃油经济性会下降。壳牌石油公司关于乙醇汽油的官方解释中,也明确提到:乙醇所含能量比汽油低,加入了乙醇的汽油,能量也会相应降低。

具体下降多少呢?美国石油协会(API)官网上介绍说:

乙醇中所含的能量比汽油中少33%,E10汽油中,加入了10%的乙醇, 油耗会上升3%左右 。而据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 汽车 协会(AAA)的说法, E10汽油比传统汽油增加的油耗在3%到4%之间 ;而据丰田、福特等 汽车 厂商发动机部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油耗增加约3%。

据美国媒体报道,很多美国车主也感觉使用E10汽油后,会明显增加油耗,一些车主甚至抱怨,增加的油耗能达到6%到10%。但据媒体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车主们自行测定油耗时,所用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

E10汽油中,只加入了10%的乙醇,就算乙醇热值比汽油低(低33%左右),使用E10汽油增加的油耗也绝不可能到10%。油耗增加3%到4%的说法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粗略算一下,原来百公里油耗7升,换油后增加到7.2升;原来百公里油耗10升,换油后增加到10.3升。

不过,使用乙醇汽油也有不少好处。如使用乙醇汽油 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去除车内的积碳,大大的提高 汽车 发动机的性能。

而且乙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减少了尾气的排放量,对 环保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使用时间超过5年以上的老车,以前使用的如果是无铅的传统汽油的话,在更换乙醇汽油之前需要做一次油路的彻底清洗,否则乙醇汽油会将油路中的污渍大量的清除掉,有可能会造成油路的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