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油市值12年蒸发8万亿!网友:我怎么感觉不到油价在跌?

2.国内成品油调价周期

3.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4.汽油换算问题

5.高昂的石油和汽油价格导致的经济困境是什么?

2002年92汽油价格_1992年汽油价格

您好!福建市场上2002年瑞风03款 9座汽油手动 手动挡 市场价格在4.50万左右

二手瑞风相关信息:://.ucar.cn/buycar/serial/ruifeng/

中石油市值12年蒸发8万亿!网友:我怎么感觉不到油价在跌?

您好!广东市场上2002年瑞风08款 Ⅰ 2.4L汽油 自动豪华型 自动挡 市场价格在5.00万左右

二手瑞风相关信息:://.ucar.cn/buycar/serial/ruifeng/

国内成品油调价周期

最近中国石油股份的股价可用一个“跌”字形容。

先是中国石油股份A股,踏入2020年即跌至5元心理关口;2月24日,中国石油股份H股更一度下跌超4%,低见3.24港元,创2008年来新低,更被瑞银调低其目标股价至4.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而中石油市值也跌破万亿,徘徊在00亿元,较2007年的最高市值8.89万亿元,蒸发近8万亿元。有市场分析指,这不够13年的时间,中石油跌去了阿里+腾讯+百度+网易市值的总和。

如此庞大的天文数字,茶哥等普通网民想象不到,但我们更想象不到的是,作为三桶油的老大,中石油的表现哪里拖了后腿?

以前,我们没买车时都这样想—?买车的钱都出得起,我还怕加油钱?但买车后,发现自己当年太傻太天真了—@#%&#$,今天油价又涨了3毛!

“执掌”油罐子的中石油,而且油价升多降少,印象里会富得漏油,结果在2018年度财报显示,四大板块之中的销售业务,营收超过2万亿元,但经营亏损达64.5亿元,也就是说这一年,中石油是亏本卖汽油给我们的。

(表格来源:虎嗅)

这里跟大家说一个背景,那么多年影响中石油市值和股价表现的,是其每年的利润率,这又与当年国际布伦特原油交易平均价成正比。

从2002年开始,中石油净利润逐年攀升,而且利润率保持在18.5%-25.9%之间。到了2007年突破千亿达到1552亿,利润率18.5%,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而在这五年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从24.99美元/桶飙升到72.44美元/桶。

(表格来源:虎嗅)

但2015年起,中石油的净利润开始暴跌,从2014年的1190亿,跌到2015年的424亿、2016年的294亿,再也不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了。而这些年,布伦特原油的年平均价格不出55美元/桶,2017年更至“谷底”43.73美元/桶。

到了2018年,中石油的净利润反弹至724亿,但利润率只有3.1%。2018年国际油价飙升到71.34美元/桶,中石油也大幅获利,然而当年的销售板块还是亏的。到了2019年H1,中石油净利润391亿,净利润率为3.3%,略比2018年形势要好,但全年的数据还要看公布结果,因为去年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平均下探到64.76美元/桶。

(表格来源:虎嗅)

其实中石油旗下业务分为四大业务:“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和“天然气与管道”。这其中与我们日常最相关、又饱受争议的业务,非销售板块不可。在已公布的2019年H1,销售板块营收1万亿,经营利润19亿,利润率只有0.2%,却止住了2018年的亏损。但翻查2019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你会发现涨多跌少。不过要清晰一点,国内汽油、柴油的零售价格,不是由三桶油定的,是由国家发改委定的。在油价高企时,中石油还要缴纳“特别收益金”,2012年-2014年分别缴纳791亿、727亿和643亿。

2019年国内成品油价格(16涨7跌4搁浅)

茶哥早前报道过,受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影响,开年至今的油价呈现“一搁浅两连跌”的情况,2月18日下调售价后的油价更创了8个月新低,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95号汽油重回6元时代。但不少网友表示,疫情期间都呆在家里,如非必要没外出开车,一箱油用了很久,市场需求不旺盛油价自然跌:“你信不信复工复产后油价又节节高!”

这个论调说对了一半,汽油价格确实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这里的市场是指布伦特原油体系,考虑的更多是国际间的供求平衡。当肺炎这只“黑天鹅”出现时,疫情使中国减少购原油20-40万桶/日,体系一时间失去了大买家支撑,当然是下跌。

那还剩10个多月的2020年,国内油价大概率又是一个怎样的走势呢?

世界第二大私人财产管理者瑞银集团相信,市场正在反映布兰特原油长期处于50美元/桶的水平,相比之前预估的70美元/桶心理关口要低不少,主要是肺炎对市场的冲击,原油需求短期急切下降所致。而预计今年中石油的运营,将会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包括实现油价、天然气售价、销量及下游毛利率等下跌。

市场分析预计,国内第一季度社会整体需求下降较大,在疫情的影响下,短期油价仍有下行趋势。但如果国内成品油再下探,则必须满足布伦特原油在3月3日前,有十个工作日下跌,但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中国发生疫情后已启动覆盖第一季度的减产,预料油价企稳,或在底部反复震荡,因此到达下一轮调整窗口,国内成品油油价调整大概率搁浅。

从中长期看,疫情逐渐明朗后,市场信心也会恢复,第二季度后国内油价有望企稳,甚至出现小幅报复性反弹,之后进入震荡调整的行情。

而2020年中石油的股价表现、市值和利率都不会太亮眼(H股A股一样),这对持有中石油股票的股民,无疑是个要接受的现实,然而中石油的股价早就低处未算低了,2007年中石油收于30.96元,2008年收于10.17元,2019年跌破6元,2020年刚一个月,又破了5元关口,屡次刷新“地板价”。

对外界漫天盖地“缩水8万亿”的报道来说,中石油确实有点冤,多年来油价的涨多跌少,让老司机们听到“三桶油”就对等“打家劫舍”。其实中石油本质上是“非盈利组织”,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而油价升跌主要受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别忘了,我国是石油输入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我国的油价调整是以每十个工作日的平均价作为调价依据的。成品油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是十个工作日之后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日计算。

成品油调价原则

1.调价标准:22个工作日、4%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2.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3.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

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4.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

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行动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汽油换算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当然,各行业苦乐不均,像石油天然气开业自然会随油价飙升而盈利丰厚;石油加工业成本压力较大;化工等行业成本虽然大幅上升,但行业景气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转移出去而减轻油价冲击;农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则深受高油价之苦。

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据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2、石油和天然气开业景气与油价同步。

石油和天然气开业与原油的关联最为密切,因而从油价的上涨中受益最为直接。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而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同国际接轨,因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油价上涨将使石油开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及资金收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业利润总额高达1777.2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9%,高出全部工业企业5.8个百分点。该行业资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资金利润率高达37.1%,成本费用利润率更是高达79.8%,产值利税率也达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该行业资金回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分别仅为6.6%、3.3%和9.4%。

但是,2004年毕竟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四次上调,而且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当然,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没那么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4、化工行业具有较强转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近年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费总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8.2%,增速比同期整个制造业高出2.7个百分点。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数据我们发现,高油价并未给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带来多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近年来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由于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产品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油价格的涨幅,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农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当然,相当部分化工产品仍是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下游行业面临着高成本压力。

此外,化学纤维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总消费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4.4%,增速略低于同期整个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比较接近产业链末端,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2004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仅增长16.1%,远低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

5、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而且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在稳步上升,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业汽油、柴油消费占汽、柴油总消费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明显快于其他行业,1991-2002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10.5%,大大超出整个石油消费总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面对高油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比较难过。

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航油的涨价明显加大民航运输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机票竞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计,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业在2005年将损失550亿美元。

油价上涨对公路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1000万辆,因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石油价格连续多次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的营运成本。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运营车辆空载率较高,地区分割导致路桥等各种收费过高。因此尽管运费有所上升,但仍面临较大的油价上涨压力。对于公共交通而言,由于公交票价执行的是指令性价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涨价不会很快反应到公交票价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运营成本再所难免,油价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较困难的城市公交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出租行业损失巨大。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是由确定指导价格,而出租车的价格也是由确定的。2004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6次上调,而出租车并未提价,同时由于出租车普遍实行单车承包制,这样一来,涨价所增加的成本开支,完全落在了司机身上。目前出租司机的收入已经摊薄,每次汽油提价都会增加他们的开支。不过,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补贴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的损失,但大部分情况下,补贴由出租公司来负担。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6、高油价冲击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制造业本身石油需求量并不大,但是,使用汽车将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消费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汽车消耗汽柴油量大约7600万吨,相当于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的28%。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将造成我国石油供应难以为继,我国必须推广使用节油型汽车。同时,高油价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进而对汽车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节油型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

7、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1999年仅为0.34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会比较大。“我市这类企业往往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热处理燃料。这两部分成本叠加增长,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都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运输成本,其实影响更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说,凡是原材料与石油行业相关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止是甲苯,还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烃类,像这些通过原油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涨价,这些贝形机原料就会跟着涨价。本来,行业内预测春节后甲苯的出厂价会下降,但是,油价上涨后,不但没下降,现在反而企稳了,而且还有上涨态势。

不止是化工类生产企业,只要用到石油提炼产品的,都会有影响。像纺织服装类企业,一般人觉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么关系,实际上,化纤类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炼,另外,纺织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类相关产品,包括助剂,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油价上涨,影响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高昂的石油和汽油价格导致的经济困境是什么?

吨是质量标准,而升是体积标准。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

90号汽油 1吨=1389~1408升

93号汽油 1吨=1351~1389升

号汽油 1吨=1315~1351升

1998年-2008年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1998年-2008年 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单位:元/升)  调价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  1 1998年6月1日 2.32 ----  2 1999年11月5日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20日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5日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5日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14日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17日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19日 3.28 0.09 2.82%  9 2000年10月20日 3.13 -0.15 -4.57%  10 2000年11月17日 3.08 -0.05 -1.60%  11 2000年12月20日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13日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5日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6日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8日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14日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5日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4日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12日 2.61 -0.19 -6.79%  20 2001年10月17日 2.91 0.30 11.49%  21 2001年11月24日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4日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4日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4日 2.94 0.21 7.69%  25 2002年10月1日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1日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10日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1日 3.02 -0.01 -0.33%  29 2003年12月6日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31日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25日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23日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23日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25日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23日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26日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24日 5.09 0.44 9.46% 38 2007年1月24日 4.9 -0.19 -3.73%  37 2008年6月20日 6.2 0.86 16.1%

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陡涨加大了通货膨胀,而且开始令决策者感到焦虑。商品量太少,人们持币观望,这样就导致石油美元的再循环难以进行。通货膨胀不仅在影响着关键货币指征,而且也在影响着全世界消费者的衣食住行。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非理智行为不断增加。

在OECD成员的驾车人中,对通货膨胀的各种警觉也在增加,那里的消费者也正在承受着油价上涨的猛烈冲击。石油产品随处可见,但人们的腰包却瘪了,无力延续以往的消费习惯。在美国,运动型大功率轿车的销售已近停滞,小轿车的制造商正将自己的产品转向小型化和高效节能型。在美国,人们对汽油的需求与油价增长密不可分。无可否认的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生活方式突然改变的痛苦。与其排队等候加油还不如买一辆小型且节油高效的小汽车,专业驾驶员、渔工和其他以运输燃料为生的人们正在敦促通过减少对石油产品的沉重捐税来缓解高油价所造成的冲击。在欧洲,高额的石油产品税压制了人们的需求,并迫使人们努力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在过去的十年里,与收入相比,油价依然是适中的,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争相提高自己的税率,进而导致能源的消费更加昂贵。原油的价格一般不足最终使用油价的一半。环境税、消费税、(货物)供给税、增值税构成了其他部分。虽然油价的上涨最初是由税收的缓冲措施得到了缓解,但高额税和原材料的高成本两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当前加油站零售油价的暴涨。欧洲的经济增长已趋停滞,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失业率增长,在普通的欧洲人心中,已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在夏季到来之前,石油危机和信贷危机的冲击并没有给消费者造成太大的冲击,但旅游观光业却可能遭受重创,一些行业对它们所能承受的价格上涨已经达到了极限。

汽油价格:几乎完全取决于的政策资料来源:Roger Bezdek博士,华盛顿(《世界石油》,2008年8月)。。无论产自世界何地,汽油的成本都大致相同,而零售的成本则会有所不同,一些国家的为油品进行补贴,而另一些国家的则会为石油产品征收重税。在许多产油国中,汽油的价格十分低廉(在委内瑞拉,每加仑汽油仅为12美分,沙特阿拉伯为45美分/加仑)。因此,许多在从公开市场出售的汽油获利之前就会将这些钱预支,使它们的国民感到幸福并推动国家的独立事业。许多分析家认为,补贴正在促使这些国家的需求变得毫无拘束,进而抬高了全球的油价。在美国,联邦对石油征收的税为每加仑18美分,与国际标准相比是非常低的。近年来,这些相对较低的石油税使得美国人难以面对油价从1美元/加仑到3美元/加仑的暴涨。

航空燃油成本造成的空中困境(以美国为例)。2007年,对于那些在美国飞来飞去的人们来说,油价飞涨可不是个好消息,这已成为航空工业的一场灾难。然而,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善于评价某些事情真正的糟糕程度以及形势如何快速而急剧变糟,或者去判识关于航空经济学的谎言以及包括有航空工业重大重建工作和联邦可能会重新修订法律等消息。航空燃油价格的增长远快于油价的增长,前者在近5年中翻了3倍。2002年,美国的航空工业为航空燃油支付了130亿美元;2008年,美国航空业为航空燃油所支付的费用将达610亿美元。从历史上看,航空燃油的成本占到了总运营费中的15%~18%,远远比不上人员费用——它占到了总运营费的25%~30%。2006年,航空燃油费首次超过了人员的费用。2007年,航空燃油费达到了航线总运营成本的34%,是历史平均值的两倍之多。2008年,燃油成本达到了航线运营总成本中的40%~50%,而一些航线上的燃油成本将达总运营成本中的一半以上。目前,美国的航空工业在大量损失金钱,为降低成本,减少资本支出,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却依然无法扭转下滑的颓势。在极少数情况下,即使有些航空公司拥有一种商业运行模式,也不会太多,利用这类模式,可以允许它们在任何现行的和预测的油价上获利。

它能恶劣到什么程度?考虑一下当今航空业的困境吧:在美国境内,有400多个机场都被迫减少了飞行架次,有30多个城市的飞机全被取消,200多架飞机在地上“趴窝”,10条航线上已经取消了头等舱的服务,包括所有主要的运输工具。在这种负面影响下,“潜在而严重的经济损失”会导致燃油价格连攀新高。

“航空工业正在进行着近乎疯狂的涨价,费用增加了,但服务和能力却减少了。2008年,全球的航空业可能会损失52亿美元。”

航空运输协会预计,2008年(夏季)进行空中旅行的人数将比2007年减少270万人。由于疯狂飙升的燃油价格(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价),预计美国航空业将损失130亿美元。2008年1月和3月,美国有8条航线停飞,一些航线上的机票价比2007年的同期上涨了3~4倍。托运行李的费用现在都比所预期的更为标准规范。一些航线上已经对软饮料、椒盐饼和水进行收费;一些航线目前已对内部坐席间的纵直通道座位、靠窗的座位和紧急出口的通道处座位等加收费用;许多航线通过从机舱内撤除杂志、枕头、毛毯等物品,使用较轻的饮料推车、盆子和用具等来减轻重量;还有一些航线甚至减少飞机所携带的冲洗厕所的用水。

一些航空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新手段层出不穷,甚至正在考虑对每位飞机乘客按体重收费。而实际上,早在20世纪早期就有一些航空公司用了这种方法。

经济发展与“高标准的生活”生活标准取决于能够为人们提供的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服务以及在一个区域内为用户派送的方式和服务条件。这种标准的计量一般包括收入的不均等、贫困率(即通货膨胀的调节)和人均收入。其他一些评价条件有健康保障的程度与质量、教育标准和社会权利等。评估的实例包括某些特定的物资(如每千人中的电冰箱拥有量)、健康状况(如生活要求),以及人们在自己生活所在地的安全保障。一个“标准”的理念可能会与生活质量有关,这不仅涵盖了物质生活标准,而且也包含了一些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无形的内容,如闲暇、安全、艺术、社会生活、精神健康、环境质量等。测量良好生活标准更为复杂的意义必须能够用于评价,而这些标准的政治色彩非常浓重,因此也是有争议的。即使在具有相似的物质生活标准的两个国家或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生活质量的因素也可能对于某个人或团体的吸引力并不尽然。然而,即使用平均数据进行生活物质标准比较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与之相反的是用比例帕累托指数(Pareto index)的分析(即对收入多少和财富分布的分析)。生活标准因此可能就是以收入为主要目标评价的,如一些拥有极其富有的上层阶级的小国,一些拥有极其贫困阶层的大国,收入对于它们就可能具有更强的意义,即使那些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低。这反映着对贫穷评估的问题,这也具有比较的性质。这也展示了收入的分布能够掩盖实际的生活标准。在评估生活标准之前,会考虑到多种因素。一些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口数量、基本建设的发展、稳定性(政治与社会稳定)以及许多其他指标。之间的对比。世界人口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地球上生活着的人类的总数。2008年,世界人口已达67亿。在当前的人口规划中,全球人口数量将继续以20世纪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速度增加。虽然自从人口增长的峰值出现以来,这种增长的速度已经减半。这一增长峰值出现在1963年,为每年2.2%。若按目前的增长轨迹发展,到2042年,全球人口将会达到90亿,见下表。

2042年全球部分国家人口

石油供应与石油需求分布之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消费量,它是举世瞩目的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2007年,美国的耗油量就达到了2550万桶/日,占到了全球日原油消耗量的29%。美国的原油消费量是它最近的竞争对手日本的近3倍,后者的日耗油量仅为910万桶。印度的消费量为每人每年1.1桶。北美洲却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平均每人每年所消费的石油量高达16桶。

这种差异反映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高标准的生活质量与石油消耗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北美洲、欧洲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消耗了全球绝大部分石油。拉丁美洲、非洲和原苏联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石油需求量的23%。

全球人均石油生产量的峰值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数量可能将是1980年的一倍之多。一些分析家认为,未来人们将比现在需要更多的石油。据预测,2030年的石油生产将会下降至1980年的水平,而届时全球的石油需求量将会大大超过石油的生产量。人均石油产量也从1980年的每年5.26桶(0.836立方米/年)下降到1993年的4.44桶/年(0.706立方米/年)。2006年,虽然全球人口量继续增长,但石油产量却从8463.1万桶/日减少至8459.7万桶/日(1345.53万立方米减少至1344.98万立方米),这是由人均石油产量下降至4.73桶/年(0.752立方米/年)引起的。目前,有助于缓解人口增加对石油需求量影响的一个因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率的下降。10年,世界人口增长率为2.1%;2007年,人口增长率下降到1.167%。然而,石油产量却依然赶不上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从2000年到2008年,全球人口从60.07亿增加到60.70亿,而此间的石油产量增长16.9%,即从7490万桶增加到8760万桶(1191万立方米增至1589万立方米)。

全球人口分布